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第113章 鄭和下西洋,登陸呂宋

八月三十,秋風凌冽,自十八日起海潮便開始倒灌,此為錢塘江大潮,形盛冠絕天下。

此潮也是東北風起的預兆,雖然東風會增加船隻出海時的難度,可一旦出海,船隻便可順風而進,一日千里。

而此時,鄭和的船隊已經排列於江上,這是一支將近擁有兩千艘船隻的巨大船隊,其中小型車船,每艘造價在幾百兩到上千兩,寶船造價則是幾千到上萬兩。

雖然鄭和每次下西洋,都要消耗七八十萬貫錢,可這隻船隊的總價值,卻在千萬之巨。

除了大量船隻造價不菲之外,船上還有大量由大明商貿遠航公司收購的貨物,總價在三百萬貫以上。

這只是官方的船隊,至於民間的船隊則是數不勝數,也是朱棣頒佈的詔書太晚,大量商人來不及準備。

雖然他們可以去購買船隻,可因為海禁的存在,半年時間根本造不出多少海船,由是他們採用的是租借方式,從兩廣、瓊州等地租借船隻,或者租借官方船隻。

自浙江往南,福建、兩廣地區,有數以千計的商人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些船隊規模比不上鄭和船隊,但數量遠勝。

可以說,這一次出海幾乎耗盡了大明朝的大半國力,出海成功,則日後一帆風順,若是失敗,則大明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才能緩過這口氣!

所以此時鄭和與王景弘二人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他們站在朱棣面前,抱著拳頭保證道:“陛下放心,此次出海,奴婢等必竭盡全力,定保船隊安泰!”

他們兩個人都不同於一般太監的細皮嫩肉,常年航行於海上,使得二人面板都有些粗糙,面色發黑,但是形容堅毅。

朱棣看著二人如此,便笑道:“此次也非第一次下西洋,遙想永樂三年至今,我朝已累計十一年四次下西洋。”

“若論家國大事,爾等未必可知,然則若論西洋海景,爾等卻是當世之冠,爾等出航,朕放心!”

“為慮一事,此番三寶你西去,還需渡過一重大海,雖有海圖,亦不可懈怠,定要擇吉日出航!”

“至於軍事上的事情,你多和瓊州那個李成軍商議,此番你為主使,他為副使,切記多聽多議!”

鄭和自然知道自己這一次責任重大,忙抱拳道:“是,三寶定會仔細商議,多聽他人勸諫。”

而正當朱棣這邊安排之時,那邊朱高燨也在和李成軍交代著事情,眼見自己將離,李成軍看著朱高燨,一時紅了眼眶道:“此去不知要耗費多久時日,王爺切記保重身體。”

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真捨不得離開大明,一方面也是怕自己回不來,看著朱高燨,他便會想起自己在瓊州的妻兒。

朱高燨看他這般,自是笑道:“男子漢,大丈夫,哭個甚麼,此去多半要個兩三年,可若是真有成效,李成軍的名字,定要名留青史。”

“大丈夫生於當世,不說求利,定要求名,家事你不必擔心,若有何事,汝妻兒,吾養之!”

而他一說這話,李成軍便哭喪著臉道:“王爺切莫如此,如果可以,小人還是希望自己妻兒自己養!”

“那是當然!”朱高燨一時笑罵道:“說得跟誰想養你妻兒一般,這不是為了讓你放心麼!”

說著,他便收起了笑容,拍了拍李成軍的肩膀道:“老李,你也算是我帶出來的老部下了,為何讓你去?就是因為你做事沉穩!”

“雖然言語甚輕,可終究還是希望你銘記於心,此次出海,定是困難重重,定要萬般小心才是!”

他一番話語說出,李成軍便覺肩上擔上了重擔,忙認真道:“王爺是曉得的,咱老李不太會說話,但我辦事,您放心!”

“這就好!”朱高燨聽著,便從荷包中掏出了一個錦囊悄悄塞給李成軍道:“這個你好生儲存著。”

“若是沒發現那印加帝國便罷,一旦發現,便可以此行事,定保此次爾等皆得大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