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第101章 朝野論戰,大明日報釋出

永樂十四年四月,朱棣在朱高燨等人的隨同下,於京營之中觀看了第一次新式閱兵。

此次閱兵沒有過多部隊,但總數也在一萬人左右,其中包括八千餘戰鬥人員,已經兩千輔助兵種。

新式軍隊的建立,讓朱棣不由得心潮澎湃,他之前本以為神機營便是天下少有的精銳,可在瓊州新式火器加入之後,無往不利的神機營也就顯得落後了不少。

而經過三個月的訓練,新式軍隊的陣列徹底成型,除了火槍使用還達不到瓊州軍隊那般熟練之外,已經頗具戰鬥力。

眼見此狀,朱棣索性直接宣佈,大明將在六月份,也即一個多月以後,組建對呂宋的遠征軍,並且所獲三成物資,作為出征賞金。

訊息一經下達,將士們自然高呼雀躍,因為朱棣的承諾,幾乎就宣佈了他們南下之後,可以盡情的掠奪財富!

雖然有一部分要上交上官,可發家致富的機會多半就在於此,於是新軍士氣大增,加緊開始訓練。

但同一時間,這一則訊息也引起了兩部分人的不滿,一部分便是沒有參加新式軍隊的京中士兵。

不得不說,新式軍隊對京城這些禁軍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為在張輔的監督下,新式軍隊全員滿餉。

滿餉的同時為了保證訓練成效,在軍中增加了肉食,不是肉湯,而是實實在在的豬肉!

這一萬人,每個月都要消耗上百頭豬,平均分到每個士兵手上,便有二三兩肉,雖然比不上瓊州那般待遇,可卻已經足夠下層士兵羨慕了!

更別說除了肉食之外,幾乎所有食物都是管夠,每一名士兵每天配額四斤糧食,一個月就是一石,吃得比家中還好。

由是三個月下來,新軍的精氣神已經煥然一新,出去京營中繞一圈,那都得是昂首挺胸,驕傲不已。

禁軍見此,早有嫉妒之心,此時一聽眾人要去征戰,紛紛鼓動上官求戰,一個個千戶將訊息傳給指揮使,指揮使又傳給內閣,請戰的摺子幾乎每天都有。

對此,解縉本來有些擔心如此下去會生動亂,可朱高燨卻強調,軍隊不求戰那才是問題,眼下求戰心切,正是證明了大明有力擴張。

他說著,便帶著內閣群臣去軍營中練練安撫,並表示新軍訓練期過後,會逐步再行組建新軍。

一聽還要組建新軍,這群兵油子也就不鬧,紛紛開始私下找各種關係,想看看能不能進入第二期的訓練營。

而除了京中禁軍之外,另一部分不滿之人,便是朝廷的御史和六科給事中,倒不是他們真的不滿,只是因為打仗耗費民力,在他們看來,耗費民力就是不行。

因而有一群御史和給事中聯合上疏,請求朱棣收回成命,並且搬出了朱元璋定下的《皇明祖訓》,言說呂宋雖不在十五個不徵國之列,卻在勃泥國以北。

如今朝廷是天朝上國,威懾四方,如果佔據了呂宋,會導致南方的婆羅國與勃泥國的恐慌。

故此,處於儒家仁義之道的考慮,朝廷不僅不能出兵,還應該立馬收回出兵的命令。

這些言官別的不會,但是引經據典那叫一個犀利,一則則奏疏上呈,幾乎將內閣與朱棣罵了個遍。

對於此是,無論是解縉還是其他內閣大臣,都是一陣頭疼,雖說御史官不大,可卻真不好惹!

畢竟,惹了別人,大不了就是看誰官大,看誰整死誰,可惹了御史,人家是真的要罵你孃的。

不僅要罵你娘,連祖宗十八代也不能倖免,而他們都是“清流”若是和御史作對,那成什麼人?

由此,大學士胡廣便與胡儼商量,糾集翰林同時上諫,以群情激憤為由,要求朱棣收回成命。

但解縉是知道朱棣深意的,自然不需眾人上奏,兩班一時僵持,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就在這時,京城之內一個大明日報卻悄然開始發現,第一批報紙印刷了一萬多份,五文錢一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