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這些官員全部殺個乾淨,那變法以後也就不用推行了,整個大明朝會自己崩潰。
聽著這話,朱棣眼中自是露出了一陣寒光,這也是他現在惱怒的原因,明明是官員生事,他卻不能處置,有些過於憋屈了!
想了一會兒,他的目光便移向了朱高燨道:“老四,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眼下的倭寇問題?”
他一說話,解縉也看向了這位瓊州王,面對二人的眼神,朱高燨微微一笑道:“兩個辦法,一快一慢,就看父皇要用哪個!”
“先撿快的說!”朱棣歷來行事風風火火,此時更是一點都等不得,直接道:“說完快的便說慢的,也別讓朕一句句發問!”
“要說快的辦法,那簡單,興大獄,我觀眼下這些倭寇,多半和沿海士紳有莫大關係,索性全部抓了......”
“殿下且慢!”朱高燨還未說完,解縉便忙開口道:“大獄興不得啊,眼下一旦興大獄,必然連坐甚廣,把這些官員全部殺了,何人維持地方秩序?”
“閣老此言差矣!”朱高燨一聽,便冷笑道:“殺人確實不是解決辦法,但一件事,若是殺人都解決不了,那就證明殺得不夠多!”
“須知如今我大明刑法嚴峻,對官吏更是如此,但自太祖一朝來,貪官殺之不盡,何也?無非官官相護!”
“變法歷來少不得流血殺人,沒有流血殺人,那就不叫變法,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何以在我朝便不行了?”
說到此處,他便對朱棣道:“父皇,以兒臣之見,彼等就是知道父皇不敢興大獄,咱們不如趁此機會,先連坐一批!”
“至於官員一事,無需擔憂,翰林院不是就有大批備員無所事事麼,讓彼等去查此事,查到一個抓一個,誰查的多誰上任!”
“如此一番舉措,彼等必然不敢再放肆,變法也就可以順利推行,再無這些阻礙了!”
解縉一聽這辦法,頓時面色一變,心想這個瓊王下手真狠,讓翰林院那些備員去查?
那群備員長的已經待機二三十年了!眼下一旦放出去,那必然會踴躍參加,一有機會便會拉人下馬。
就怕出去繞一圈,沿海這些州府官員留不下幾個!而通倭本就是的大罪,少不了有個十幾萬人下獄流放的。
這麼大規模的下獄,就怕還要超過洪武時期的幾個大案!他作為內閣首輔,絕對不能坐視此事發生。
“陛下!”解縉剛要說話,卻見方才滿是惱怒的朱棣已然變得有些猶豫道:“如此查殺,當真可行?”
不是他不想興大獄,而是他知道大獄一興,牽連必廣,一下要動這麼多人,他自然要謹慎考慮!
不過他如此一提,朱高燨便笑道:“如此觀之,父皇還是想要緩的辦法,既然要緩,那兒臣的建議,便是按下不表,轉移矛盾,先取呂宋!”
“取呂宋?”朱棣和解縉聽得面面相覷,呂宋便是後世的菲律賓群島,位於瓊州以南的熱帶島嶼。
現在問題出在倭寇上,和呂宋有什麼關係?朱棣忙問道:“取呂宋便能解決眼前之患?”
“當然可以解決!”朱高燨悠悠道:“彼等現在反抗,無非是利益受損,利益為何受損?歸根究底,是地價下跌!”
“而地價下跌為何會讓彼等利益受損?是因為土地就是這些人最重要的生產工具,種地有利可圖,故而讓彼等重視土地。”
“此事說來說去,還是咱們大明的糧食價格太貴了,若是糧食已經一文不值,那取土地有何用?”
“所以要從根本解決此事,就要解決糧食問題,呂宋此地氣候優越,糧食產量極大,如果奪取此地,便能將此地變為大明糧食生產基地!”
“現在取了呂宋,來年開春,就有大量廉價糧食輸入松江,會導致糧食價格下降。”
“對此,百姓會得其利,可對於這些士紳來說,糧食價格下降,土地便會一文不值,到時候這些人會求著我等收購土地,而不是像現在這般抵抗!”
聽著朱高燨的話,朱棣和解縉一時間回過了味來,可這時朱高燨卻話鋒一轉道:“而且,呂宋有大量銅礦......”
朱棣聽得眼睛一亮,銅礦?銅礦!大明眼下可是太缺銅了,銅的缺口比銀子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