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殿之內頓時響起一陣細微的騷動。
新晉的官員們大多是原北離王府的舊部,以及一些在關鍵時刻選擇站隊的牆頭草,真正經歷過這種開國定策場面的,寥寥無幾。
“元帥所言極是!”
率先出列的,是新任的禮部尚書張旭。
他原是禮部侍郎,因黃爍年事已高,又在祭天大典上受了驚嚇,便主動請辭,由他接任。
張旭躬身道:“如今我朝初立,民心未穩,百廢待興。依臣之見,當務之急,乃是安撫民心,發展生產,休養生息。待國力充盈,兵精糧足之後,再圖進取,方是萬全之策。”
工部尚書王宴便出列反駁:“張大人此言詫異!所謂休養生息,也要看是否有那個時間和機會。如今十八路藩王,哪個不是豺狼之輩?他們豈會坐視我北離安穩發展?一旦讓他們覺得我朝軟弱可欺,必然會群起而攻之。屆時,我等便是想休養生息,也無從談起!”
王宴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性子頗為剛直,他繼續道:“依臣之見,當效仿太祖高皇帝,以雷霆萬鈞之勢,席捲天下!趁那些藩王尚未完全聯合,內部亦有猜忌之時,快刀斬亂麻,逐個擊破,方能奠定我北離萬世基業!”
“王大人所言,未免太過激進!”戶部尚書吳青風是個老成持重之人,他憂心忡忡地說道:“我北離軍雖驍勇善戰,而且糧草也充足。但若再行大規模征伐,恐怕不等擊敗藩王,我等自己就要先被拖垮了。”
“吳大人此言差矣,錢糧固然重要,但時機更為重要!若失了先手,日後付出的代價只會更大!”兵部尚書徐龍朗聲道,他本就是軍中宿將,自然傾向於主動出擊。
一時間,殿內眾說紛紜。
主張休養生息者,認為當固守中原,徐圖發展,積蓄力量。
主張主動出擊者,則認為當趁敵未穩,先發制人,以戰養戰。
雙方爭論不休,唾沫橫飛,讓本就緊張的離慕婉更加手足無措,只能眼巴巴地望著顧長卿。
而楚子慕、吳勇、柳岸、莫煊等一眾北離軍高階將領,則個個如標槍般挺立,目不斜視,不發一言。
對他們而言,這些文官的爭論毫無意義。
他們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只要元帥顧長卿一聲令下,無論刀山火海,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衝鋒在前。
顧長卿靜靜地聽著,深邃的眸子中古井無波,看不出喜怒。
直到殿內的爭論聲漸漸平息,他才將目光投向了站在文官之首,鬚髮皆白,卻精神矍鑠的太師李鴻泰。
“太師,”顧長卿的聲音平靜無波,“依你之見,我北離當如何開啟這盤亂局?”
李鴻泰顫巍巍地出列,先是對著龍椅上的離慕婉躬身一禮,然後才轉向顧長卿,蒼老但依舊洪亮的聲音響起:“回稟陛下,回稟元帥。老臣以為,休養生息固然重要,但眼下的局勢,卻不容我等有片刻喘息之機。”
他環視一週,目光掃過那些爭論的官員,繼續道:“中原之地,雖為天下腹心,卻無險可守。若我等固守於此,便如困獸一般,只能被動挨打。各路藩王貌合神離,但面對我北離新朝這個共同的‘敵人’,他們必然會暫時放下彼此的齷齪,先聯手將我等扼殺在襁褓之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