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親面前,賈琮沒有多說什麼。
賈赦一身盔甲在身,也懶得跟這看門奴才計較。
他扶了扶盔甲問道:“我昨天就傳話回來,讓不要忘了卸甲儀式。為何今日門口如此冷清?”
“老祖母與眾位女眷此刻身在何所?”...
賈赦的話語如寒風刺骨,讓金寶不寒而慄。
他回想起當初賈赦賈琮大鬧榮禧堂,自己不得其解,昔日那位只知享樂的大老爺,何以變得如此冷峻。
往昔的大老爺,不過是沉溺於酒色玩樂之中。
而今的他更是蛻變了,彷彿是從戰場歸來經過浴血廝殺的的將士,言辭間透露出肅殺之氣。
“稟大爺,此刻老祖母應正攜寶二爺及諸位小姐於園中,舉辦詩會。”
金寶顫抖著,好一番掙扎才將話說得完整。
此言一出,賈赦怒火中燒,一腳踹向金寶。
盛怒之下,金寶如被狂風吹起,飛出數米,口角溢位血絲。
“家中男兒在外拼死拼活,她們倒好,關起門來享清福。”
賈赦怒吼一聲,引得門外僕從紛紛側目。
榮國府現任管家林之孝,見狀急忙向詩會所在的園子奔去。
園內,一派歡聲笑語。
賈寶玉手持摺扇,於姐妹間穿梭,猶如風度翩翩的佳公子。
“祖母,您瞧瞧我這首詩作得如何?”賈寶玉滿懷期待地詢問賈母。
賈母聞言,自是滿心歡喜地誇讚。
正當眾人沉浸在歡樂之中,林之孝急匆匆跑來。
“老太太,出大事了!”
“大老爺回府,正在門口大鬧!”
林之孝人未至,聲已至涼亭。
賈寶玉正詩興大發,被林之孝打斷,臉上微露慍色。
“你這奴才,懂不懂規矩?我剛構思的一首題名佳作,被你攪和了。”
“何事不能慢慢說?”
林之孝見狀,連忙向寶玉賠罪。
畢竟,這可是老太太的心頭肉,得罪不起。
賈母見寶玉不悅,立刻將林之孝的話拋諸腦後。
“心肝兒,別急,慢慢來。”
“我就知道你有狀元之才,咱們榮國府今日定要出個詩神。”
說完,又笑得合不攏嘴。
惜春、探春也附和著安慰寶玉。
王熙鳳更是插科打諢,完全忘了林之孝剛才所言。
“老太太,大老爺在門口鬧得不可開交,說咱們榮國府沒了王法!”
林之孝在賈母耳邊輕聲提醒。
“這個不孝的東西,還知道王法?”
“他放任不肖子孫瘋魔時,頂撞欺壓我這個母親時,可曾想過王法?”
賈母聞言,勃然大怒。
“你去告訴他,要麼老老實實來給我認錯,要麼就別踏進榮國府的大門!”
“讓他掌事,真以為自己是榮國府的主子了?沒人能教訓他了是嗎?”
一旁的王熙鳳聽了,身子一抖。
剛想開口,卻瞥見王夫人,只好把話嚥了回去。
林之孝領命,匆匆離去,向榮國府大門趕去。
大門前,賈赦與賈琮並肩而立,氣勢如虹。
他倒要瞧瞧,今日榮國府是否還記得家規,是否還記得先祖賈代善。
青龍戟的歸來,本是賈家的榮耀,卻想不到落得如此尷尬境地。
兩年前,送賈元春入宮時。
賈赦便已心灰意冷,對榮國府之事不再過問。
想不到短短兩年,榮國府竟連先祖立下的規矩都拋諸腦後。
是真忘了,還是故意給他難堪?
賈琮也察覺到父親的憤怒。
上前勸道:“父親,請息怒,二哥這不是來了,您問問他。”
只見賈璉與賈珍匆匆趕來,賈琮連忙提醒。
“聽聞父親大人回府,孩兒特來迎接。”
賈璉扶著腰,氣喘吁吁地說。
賈珍也站在賈赦身後,沉默不語。
他來時便看到門前的青龍戟。
作為族長,他自然明白其意義。
震驚之餘,他看向賈琮。
想不到被收回的青龍戟,竟能再次迴歸。
少年英勇,無與倫比。
賈珍只能用這幾個字來形容賈琮。
賈璉開口,賈赦只是冷哼一聲:“你這些年可曾將我這個父親放在眼裡?這次怎麼不叫我大老爺了?”
“我當初教你的武藝,可不是讓你用來當管家的。”
面對父親的諷刺,賈璉不敢反駁。
只能默默站在賈赦身後。
於是,榮國府門前。
青龍戟聳立,與門前的石獅子相映成輝,彰顯著賈家的榮耀。
林之孝匆匆跑來傳話。
“啟稟大老爺,老太太讓您去榮禧堂等候。”
林之孝沒敢直述賈母原話,生怕賈赦一怒之下,自己也遭殃。
只能委婉表達。
此時榮國府大門緊閉。
賈母的意思再明顯不過,讓賈赦從側門進入,去榮禧堂等候。賈赦聞言,只是意味深長地看了眼“敕封榮國府”的牌匾。...
隨後轉身對賈珍說:“珍哥兒,你作為族長,應知青龍戟的意義吧。”
“今日我要提議建一座族廟,將它供奉其中。”
賈赦發話,賈珍自然無法拒絕。
賈珍連忙表態,稱讚同開設族廟之事。
只是需得召集寧榮二府兩房所有男丁共同見證,此乃歷代相傳之規矩。
賈赦聽罷,點頭表示同意。
言畢,賈赦便領著三人往寧國府的方向行去。
林之孝見賈赦欲走,心中可是為難的很啊!
急忙上前阻攔,畢竟賈母可是吩咐讓賈赦去榮禧堂請罪的。
倘若讓他就這麼走了,回頭賈母怪罪起來。
自己可就得獨自承擔後果了。
但自己畢竟已經是琮三爺的“心腹”了,進退維谷,該如何?
看來此事還需找個替罪羊,那麼...
說完,林之孝使了個眼色給奴僕金寶,示意他去攔住賈赦一行人。
有了林之孝做後盾,心思“單純”的金寶自然膽壯了許多。
快步跑到賈琮身旁說道:“幾位爺,還是請去榮禧堂吧。”
金寶自然留意到了賈琮身上的飛魚服和繡春刀。
心中雖感驚訝,但面上卻未露分毫。
在他看來,榮國府只要有老太太在,有寶二爺在,二房日後勢必還有機會東山再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