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傳奇:從大聖歸來開始

第248章 媒體釋出會,996

後面的LED大螢幕上,《你的名字》全球票房資料顯示著8.88億美金,數字很是吉利。

臺下再次響起掌聲,夾雜著幾聲驚歎。

雖然早就知道這個訊息,但從王昊口中說出來,還是讓人忍不住感慨。

這個一年前默默無聞的導演,如今已經成了能在全球電影市場呼風喚雨的大人物。

“王導,您好,我是電影頻道的記者。”

第一個獲得提問權的來自六公主,他站起身,語氣敬佩,“《你的名字》在全球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在阿美莉卡市場,打破了《臥虎藏龍》保持了16年的票房紀錄。作為導演,您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

王昊笑了笑,語氣輕鬆:“首先肯定是開心,畢竟自己的作品能被全世界的影迷喜歡,是每個導演的夢想。但更多的是欣慰,這說明華夏電影不僅能講好自己的故事,也能講好讓全世界都聽得懂的故事。”

他頓了頓,補充道:“至於打破紀錄,我覺得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希望這個紀錄能被更快地打破,不管是被我自己,還是被其他華夏導演。”

臺下響起一陣善意的笑聲。

這個回答既體現了自信,又展現了格局,讓不少官媒記者暗自點頭。

“王導,我是《華夏電影報》的記者。”

第二位提問的記者推了推眼鏡,“今年《大聖歸來》在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中敗給了《頭腦特工隊》。現在《你的名字》取得了更輝煌的成績,您覺得它有機會衝擊明年的奧斯卡嗎?您覺得這次的結果公平嗎?”

這個問題有些尖銳,會場裡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所有人都盯著王昊,想聽聽他會怎麼回答。

王昊卻只是呵呵一笑,語氣帶著一絲調侃:“奧斯卡是阿美莉卡人的獎項,評什麼、怎麼評,都是他們自己說了算。公不公平這個問題,你應該去問阿美莉卡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那些評委,問我可沒用。”

臺下再次爆發出笑聲,連帶著之前的緊張氣氛也緩和了不少。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紅色連衣裙的女記者突然站起來,搶過了話筒。“昊總,我是南方週末的記者梅福受。”

她的語氣帶著一絲挑釁,“您剛才說奧斯卡是阿美莉卡人的獎項,是不是在質疑它的公正性?要知道,阿美莉卡是全世界最自由、最皿煮、最公平的國家,那裡的少數族裔和女性都能享受平等的權利。您這樣說,是不是有失偏頗?”

這話一出,全場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沒想到她會突然丟擲這麼敏感的話題,不少人甚至皺起了眉頭,這明顯是在挑事。

要知道如今的王昊可是揚名國際,載譽歸來,但凡對自己的國家民族有熱愛的人,面對王昊取得的成就都會欣賞和誇獎,面對他遭遇的不公也會感同身受。

但偏偏這個記者,問問題的角度明顯已經歪了。

王昊看著梅福受,眼神漸漸變冷。

他沉默了幾秒,然後緩緩開口,語“既然你這麼喜歡阿美莉卡,覺得那裡什麼都好,我可以幫你買張船票,免費送你過去。”

梅福受的臉瞬間漲得通紅,想說什麼,卻在王昊冰冷的目光下把話嚥了回去,悻悻地坐了下來。

她在華夏當慕洋犬才能拿到NGO的錢,去了阿美莉卡,就她這種打拳力度,那幫沃爾瑪塑膠袋能吊打她。

人家版本高了不止一個層級。

“好了,我們回到電影本身吧。”

王昊沒有再糾纏這個話題,看向另一位舉手的記者,“這位先生,請講。”

“王導您好,我是澎湃新聞的記者。”

這位記者顯然不想惹事,語氣溫和,“《你的名字》在歐美市場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很多人都好奇,您接下來會不會把重心放在海外市場?甚至……像有些傳聞說的那樣,移民到國外去發展?”

終於問到了核心問題。

全場的記者都豎起了耳朵,連閃光燈都密集了幾分。

王昊收斂了笑容,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他拿起話筒,一字一句地說道:“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我不會移民,永遠不會。我是華夏人,我的根在這裡,我的事業,我的親人,我的朋友都在這片土地。”

“靈犀娛樂是華夏的公司,我們所有的專案、所有的投入,最終都是為了讓華夏文化被更多人看到。”

他的聲音透過音響傳遍整個會場,“《你的名字》能在海外成功,不是因為我們模仿了西方,而是因為我們用東方的故事打動了世界。”

“未來,我們還會拍更多這樣的電影,這也是我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

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熱烈。

不少立場堅定記者的眼眶都有些溼潤,在這個崇洋媚外盛行的時代,在這個談愛過都是被調侃的時代,王昊是如此的另類。

梅福受再次跳了出來:“國內電影市場與歐美差距巨大,您不怕丟掉好不容易開啟的海外市場嗎?“

“阿美莉卡不是宣傳說這是自由貿易的世界,“

王昊身體靠後,兩手一攤,“既然自由,那隻要質量過硬,市場怎麼會差?“

如今自由貿易還是歐美的代名詞,可不是華夏的口號。

梅福受頓時被懟的啞口無言。

“王總,我是娛樂大腕兒的自媒體記者。”

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年輕記者站起來,語氣興奮,“《你的名字》全球票房接近9億美金,您能透露一下,靈犀娛樂能賺多少錢嗎?”

這個問題很直白,甚至有點俗,但臺下的記者們都很感興趣。

畢竟,電影說到底還是門生意,賺錢多少直接體現了公司的實力。

王昊想了想,給出了一個保守的數字:“不多,二十億吧。”

“譁——”全場瞬間譁然。

雖然知道肯定賺了不少,但二十億這個數字還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

不少自媒體記者速度飛快,編寫好標題:《王昊曝\u003c你的名字\u003e狂賺20億,成最吸金華夏導演》,迅速發不到了抖音上。

“這還不多嗎?”

那位自媒體記者顯然沒料到會這麼多,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王昊笑了笑,雲淡風輕地說道:“這只是保守估計。如果算上數字版權、電視臺播放權、衍生品授權這些,只會更多。當然,動畫電影的周邊利潤確實比真人電影高一些,這也是我們堅持做動畫的原因之一”

“電影這麼賺錢?“

一個年輕博主瞪大眼睛。

“不是所有電影都能賺錢。“

王昊淡淡道,“去年全國上映的電影中,盈利的不到10%。”

一些想跟風投機的人,聽到這個數字瞬間冷靜了下來。

但其實......創業的成功率比這個數字低得多,由此可見電影的成功率並不低,只是成本很高,才顯得風險也很高。

“王導,那您覺得現在國內的動畫行業是不是已經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另一位記者問道,“《大聖歸來》和《你的名字》接連成功,是不是意味著動畫電影會成為市場的主流?”

王昊搖了搖頭:“我本身就是做動畫的,說客觀可能有點難。但我覺得,任何行業都一樣,沒有所謂的風口,只有做得好和做得不好。”

“只要你能做出最好的作品,不管是動畫、真人電影,還是遊戲、短影片,都能讓你實現自己的價值,包括財務自由。”

“那打工也能實現財務自由嗎?”

一個年輕的自媒體記者大膽地問道。

這個問題讓不少人都笑了起來,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在場的記者裡,很多都是打工族。

“打工可以,但當奴隸不行。”

全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解釋。

“什麼是奴隸?”

王昊看著臺下,語氣帶著一絲嘲諷,“比如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週要工作六天,拿著微薄的工資,還要被領導呼來喝去,天天給你畫餅卻從不兌現。這種人,就是新時代的奴隸!”

這話一出,全場一片死寂。

一些記者和小編,想到自己等會回去還要改稿,大機率要被領導拖到晚上十一點多,更狠的還可能是凌晨兩三點。

王昊口中的奴隸說的可不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麼?

以前他們覺得自己是都市白領,但如今卻被王昊戳破了外衣。

那位南方週末的女記者梅福受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敢出聲。

她只是喪良心恰爛錢,又不是真的願為那幫屁民衝鋒陷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