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這陣仗可真不小,內院裡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了,這個周元真是有點本事。”
整個文華閣位置很多,但架不住來的人太多,更別說還有一些老師,導致很多人來了連位置都沒。
沒多久,周元便帶著蘇千給他的教案,進入了文華閣,本來喧譁的教室也瞬間安靜了下來,無數人的目光都齊聚在講臺上,那個年輕男人的身上。
周元將教案放在了桌子上,掃視了一眼下面,發現了不少熟悉的面孔,而眾人都在期待他準備教些什麼。
“今天,我教授的課題是,論控火手法的精妙掌握。”
“控火之術,是煉藥、煉器、修行等領域的核心技藝,其精妙與否,直接決定術法威力與成果品質。所謂“控火”,絕非簡單駕馭火焰形態,更在於對火焰溫度、純度、節奏的極致掌控,需以心神為引、能量為基,達成“火隨念動,意與火融”的境界。”
“而我大致地將其分為三大類,而我今天所說的則是基礎之類。”
周元也不管下面的人在不在聽,自顧自的講解,為自己做著梳理。
“基礎:以心御火,而非以力馭火,初學者易依賴蠻力強行控制火焰,導致火焰暴躁難馴。需先修煉“靜火功”,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於燭火前靜坐,嘗試以意念讓火苗左右搖擺、忽明忽暗,直至無需調動能量即可“心到火隨”。此階段的核心是培養“火感”,如同畫師熟悉筆墨般,我們更要熟悉火焰的“脾性”。”
……
下方,竟然有了一些嘈雜與不耐之聲,本身這節課周元就有標註,煉丹師最好,火屬性亦可來聽,可有些人壓根跟火扯不上關係,自然覺得聽的很沒意思。
不過精通這一道的人,倒是聽得有滋有味,悟性比較高的那一部分人,也能從裡面理解一些道理。
……
“控火之術,始於技法,歸於心境。唯有摒棄浮躁,在每一次溫度調節、每一次火焰塑形中打磨細節,方能觸達“火隨心轉,意動炎生”的精妙之境。”
“好了,這節課到此結束,下個月還是這個時間,若是我在學院則會帶大家實操一遍。”
“誰有問題抓緊提問,沒有我就走了,出了這個門,我是不會為你們解答任何問題的。”
周元說了一上午,也是感覺有些口乾舌燥,不願在此多留,如果沒有人提問,他就要走了。
“周老師,下節課能不能說點修煉的技巧啊,我們這些其他屬性的,感覺聽了沒用啊。”
這話一出周圍不少的同學都出聲附和,他們可是來聽修煉技巧的,不是來聽你教人怎麼控火的。
這邊周元剛回答完韓閒的問題,就發現剛才在課堂上那幾個說話的人,現在又開始作妖了,頓時臉色一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