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這一天。
一切準備妥當。
秦起在新河縣登基。
城堡之外,有數千民眾圍觀,持續七日的登基大典,將會迎接來自青益兩州的百姓。
大周,真遼兩國皆送來賀禮。
次日,由縣衙改造,建立的臨時朝堂之上。
秦起下旨,冊封諸將。
首先冊封的,就是武振濤為御號武安大將軍,武安關為武家封地,令封上國柱,太傅。
北庭風為左國柱,太師,領興安城為封地。
趙明河為右國柱,安康縣為封地。
其後,北庭鶴北庭松兩兄弟為第一梯隊,為龍威、虎威大將軍。
白啟為太保,關中候,在秦起離開新河縣後,令新河縣和黑水堡為領地。
張凌嶽、李蛋、高猛、姜雄四人為徵東南西北大將軍,各領四軍監察之職。
屠剛、袁煥餘下等人各領將職。
而後宮之中。
首先冊封林若柔為皇后,主領後宮。
北庭雪、趙璇為貴妃。
張溫儀、武妙妙、林靜三人為妃。
爾後,普天同慶,大赦天下。
等到開春,察舉制和科舉並行,招募擢用大量新舊官員,填充官職缺漏。
並在各城之中開設書院,分文武理三科,允許普通民眾前往求學。
國內局勢很快穩定,大周那邊戰事再起。
大周新王請求秦起幫忙,擊退秦趙兩國的軍隊。
以割讓會州部分土地為條件,秦起領北庭家兩兄弟出兵。
那一站,三輛鋼鐵巨獸首次出現在戰場上。
轟隆的機械聲,直接將兩軍的軍營碾壓成齏粉。
冷兵器在城牆那麼高大的鋼鐵巨獸之下,宛如孩童的玩具一般可笑。
沒多久,大周選擇臣服成為藩屬國,割讓會州,雍州,以求秦起永世庇護。
隨後,秦起將第二條鐵路,鋪在了前往武安關的天棧之上。
原本狹窄的天棧道被重新開鑿,一條鐵路聯通興安城跟武安關,鋼鐵巨獸在三城之間往返奔襲。
夏令時。
新河縣周圍的城牆組成,將周圍的大片土地納入其中。
收容的狼胥部落,寒杉部落各自領取一塊城內土地,自由發展。
廣袤的土地和堅實的城牆,自然吸引來無數民眾安家。
新河縣改稱新河城。
城內居民熟練在短短五個月之內暴漲到了三萬人。
秦起利用穿城水系,在城內外推廣桑基魚塘,同時與遠在海外的大雍建立海路貿易聯絡。
從大雍引入了改良的水道,玉米,紅薯,土豆等產物,全民推廣。
而眼下另外一半的益州,還在真遼人手中。
海關口北制約,加上真遼通知之下,民族矛盾日益深厚。
秦起授意小涼山的人,鼓動民意造反。
很快,秦起以護名為由,與阿木真談判。
阿木真親率三萬鐵騎南下。
被堵在關口的大炮轟殺過半。
最後只能讓出益州的土地。
就這樣,第二年秋末之時,大明的疆土已經擴大了青州,益州,會州,雍州四地。
秦起發現雍州氣候溼熱,易於種植水果。
便大力推行甘蔗種植。
生產了大量對於古代來說,極為珍貴的糖。
同時甘蔗榨乾之後剩下的渣滓,也能作為燃料使用。
接下來兩年時間,秦起專注於清收真遼的廣袤草原。
雖然地廣人稀,但廣大的草原上藏著數不盡的煤礦。
有煤礦,秦起才能大力發展蒸汽機。
第三年夏。
秦起在益州海岸的第一艘蒸汽渦輪船下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