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太子登基後所造成的混亂、兒子們的手足相殘以及玄武門之事再次發生!】
【李世民盯上了,還處於楚王時期的天君皇帝。】
【把楚王府的將領、謀士、幕僚紛紛調去別處。】
【只餘薛仁貴、薛元超、裴行儉等人。】
【就連府兵也調走眾多。】
【最終,楚王府中只剩下八十人可戰之士。】
【這八十人,還是李世民為了保楚王平日安危才留的。】
【不然恐怕會一削再削,只剩十來人。】
這個合理!
一般情況來講,剩下八十人,楚王是鬧不出什麼風浪的。
李世民微微頷首。
【見到這種局面,太子李治放心了,心情更是大好起來!】
【因為八百人還怕出事,可單單八十人,那是一點事也不可能出。】
李治看見這個,嘴角扯了扯。
榆木腦袋啊!
你這時候放鬆幹嘛。
都要熬到登基了。
你不會繼續派人盯著楚王府的一舉一動。
他在心中,大罵未來的自己,愚蠢至極。
【當然,李世民為了未來不讓李治登基後殺李寬等人。】
【直接把天君皇帝、李治等兒子叫到皇宮來。】
【強調“誓不沾自家人的血”,飲血立誓!】
【李治等人也照做了!】
【此事成為歷史上有名的“飲血立誓”的典故。】
看到這,李世民很滿意未來自己做的事。
他為了不讓兒子自相殘殺,可所謂想盡了一切辦法,甚至連飲血立誓都做了。
可後面卻還是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一想到這,他臉色陰沉,又剜了一眼李寬。
立誓有個屁用!
個個都不遵守!!!
【接下來的數月裡,李世民病情突然加重,時好時壞。】
【李世民生感時日無多,開始分割兵權。】
【太子李治至此,開始了掌兵。】
【最終,擁有三千兵。】
【同時,讓李恪等兒子離開都城,前往封地!】
【自然,楚王被留下了。】
【因為楚王在封地的威脅,比在長安楚王府的威脅大數十倍!】
唉,貞觀二十三年,就是朕的死期嗎?!
得知還剩下六年時光會死,李世民心情複雜了,五味雜陳了。
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大理寺獄李承乾,亦是如此。
六年?!六年?!
哈哈哈!
我真是愚蠢!
再熬六年多好啊。
李泰等人也是很吃驚。
父皇只剩下六年的光景。
李治則對那時的自己無語了。
擁有三千兵啊!
這能輸?!
這搞什麼鬼啊!
房玄齡等眾人跟隨李世民的大臣,心情也是沉重。
陛下,陛下,只剩下六年的壽命了。
【在四月份時。】
【楚王早些年派出到太子府上的細作聽到了一份密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