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高句麗將領溫沙門,靈光一閃,想到了好辦法,於是,便出聲道:“誒!等下,我有一計良策,可保我們立於不敗之地。”】
【高句麗背地掌控者淵蓋蘇文,把目光投放過去,問道:“什麼良策,說來聽聽?”】
【面對帝國背後掌控者,溫沙門態度稍微恭敬,言簡意賅:“我們可以採用誘敵深入之策。”】
軍事戰神的李世民一看到這,便知曉是高句麗怎麼把李泰親征率領的唐軍給打敗了。
同樣,李寬一看他們提出的良策,便猜到了高句麗他們是怎麼打的。
唯有李泰,還有點不知所然,顯得不太懂,他們要怎麼誘。
因為是人不可能傻傻的深入敵陣啊。
再說了,大唐還有那麼多會打仗的將領,哪裡看不出那是明顯的陷阱。
因而他很困惑,很是不解。
天幕此刻繼續播放下去。
【一些傻乎乎的高句麗將領有點不明瞭了,連忙問道:“何為誘敵深入之策?”】
【溫沙門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們這樣,先派數波小軍隊送給大唐的皇帝當軍功。”】
【剛聽到這話後,高句麗將領安固眉頭緊鎖,立馬搖頭,否絕道:“這怎麼能行呢!!”】
【“這不是白白讓士兵送死,還讓大唐軍隊士氣更加旺盛,並損耗自身軍隊戰力,此法萬萬不行。”】
【溫沙門回話道:“哎!怎麼比我還暴躁了。”】
【“安固將軍,先不必急躁,且聽我講完。”】
【“大唐新皇帝親征,一定是急性子想證明自己,是渴望軍功的,你們說是不是?”】
【“是,那這有什麼關聯嗎?!?”眾人互相看了看對方後,回應。】
【淵蓋蘇文聽到這,已經是知道了此良策,但他並沒有開口,而是繼續等溫沙門說完。】
【“當然有關聯。”】
【溫沙門吊足了胃口,接著說道:“那大唐新皇帝,是不是不懂軍事,是不是不懂事,很頑固!?”】
【“怎麼又換了?”】
【“是不懂軍事,是不懂事,很頑固,但這又怎麼了?”】
【“快說,別吊我們的胃口了。”一些大老粗將領怔了怔,而後,催促起來。】
【溫沙門會心一笑:“急性子、渴望軍功、不懂軍事、頑固,這幾個打仗的忌諱點,大唐新皇帝,都有了,你們說,還不好辦嗎!”】
【“被你說糊塗了,那原先正常打不就行,何必送軍功給大唐的新皇帝呢。】
【“畢竟那樣做,會讓大唐皇帝在軍中的威望高上許多,讓大唐士兵發揮出更強的戰鬥力。”】
【“就是就是。”還有一些轉不過的人,一時沒想通,立刻發出疑問了。】
【溫沙門見自身智商高於眾人,得意一笑,拽了拽古言:“非也非也!我要的就是這一點。”】
【“就要看到大唐新皇帝在軍中聲望高!被軍功所矇蔽!”】
【他毫不含糊地闡述:“這樣他便會輕敵。”】
【“然後,會瞎指揮。”】
【“以為我們不過如此,便不再聽手底下那些懂得打仗將領的話。”】
【“並私自下令追擊。”】
【“那樣一來,只要設下埋伏,就能打個唐軍措手不及。”】
【“至此大破唐軍。”】
【“甚至還能一雪前恥,還當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之血仇!!!”他還表演了一下手到擒來、甕中捉鱉的握拳手勢,以示他此計之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