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見他走了,也是放心下來,決定與高句麗死戰。】
【最終,李勣在營地裡,身中數矛,無力再戰,睜眼望著向著長安的方向,緩緩地倒下了。】
【他那臨終前的唯一念頭:“太宗皇帝,勣來陪你了!!!”】
【淵蘇蓋文見此,眼中惋惜:“真是個人物,好生保護,後面看看能不能與大唐換點物資。”】
【“是!”】
【後面,因李泰逃走,不少大唐士兵無心而戰,也紛紛潰逃。】
【其中,李泰聽從李勣的建議,換上布衣,直接坐上專門運糧的空驢車,與數十人親兵,一同駕驢車逃走了。】
【同時,為了迷惑敵方,還派人去坐那種皇帝出行的馬車去往另一邊。】
【這樣一來,任高句麗士兵怎麼想,也想不到,堂堂大唐皇帝,會坐驢車逃亡。】
【因此,李跑跑多了一個大唐驢車皇帝的稱號。】
【後世人更是以這事評價他:“無其父之風,卻有其父之志,驕傲自溢的驢車皇帝,李泰。”】
【慧徽三年,因李泰發動的這場滅高句麗之戰,大唐出動的十萬將士,損三萬有餘,被俘一萬餘。】
【其餘戰線,雖然獲小勝,但也無力再攻,由此折反。】
【這是大唐出征以來,最為慘痛的代價。】
【這場戰役的影響,還不止這些。】
【大唐邊境各國紛紛有了異動,他們看到了大唐連高句麗都打不贏,以為大唐在李泰的領導下,走向虛弱了,發動了不少戰役。】
【除了這個外,大唐各地、手握少數兵馬的藩王,也有了異心。】
【但不過,由於大唐整體實力還是沒有太大損失,故而還是平息了下來。】
【只不過,雖平息下來,但背地裡的暗流可多了數倍,讓朝廷與百姓不得安寧。】
看到這,李世民那雙血紅的眼睛,就像一頭剛從獅群廝殺裡爬出來獅子一般,死死地剜在李泰的身上,幾乎要將他生吞活剝了!
頃刻間,李泰感覺渾身的血都被那眼神凍住了,心臟也難以跳動。
“李泰!!!”
伴隨著李世民重重的一聲落下,卻像一個無形的攻城樁,狠狠砸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整個大殿,瞬間死寂,內侍們更是跪下叩首!
“父、父、父皇!”
李泰被嚇得,連話都說不囫圇了。
“跪下!!!”
李泰又一次撲通跪地。
怒火正盛的李世民拿起馬鞭來,用力抽打李泰。
這次,他是要大義滅親了。
要狠狠地抽死這個敗家子。
一鞭,又一鞭!!
“啊!啊!!啊!!!”李泰痛叫難忍。
“三萬士兵的命啊!”
“都被你敗光了!”
“還什麼驢車皇帝!”
“你這個不孝子!!!”
“我恨,我當初給你太子之位!!”李世民一邊抽,一邊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