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宛如癲狂,大喊大叫,身上完全無帝王之範:“來人來人!把他們通通下大獄!!!”】
【一些忠於皇帝的千牛衛,一瞬間從外面闖了進來:“是,陛下。”】
【“諸位大人。”】
【長孫無忌等人也不為難千牛衛,扭頭就走:“我等自行前去。”】
【司馬蘇瑁等人一看,噤若寒蟬,內心甚至在想,能打仗的主心骨沒了,那後面該怎麼辦?】
【但他們實在不敢站出來,勸說李泰收回成命。】
【生怕等會被暴怒的李泰下大獄,然後待楚王奪了長安後,連跑的地方都沒有。】
【而李泰見他們被千牛衛帶走,心裡的怨怒消散了一些,隨後,坐回龍椅上,大口大口地喘氣。】
【此時此刻,大殿的氣氛格外寂靜與壓抑,唯剩下李泰那氣憤的喘•息聲。】
【待了一陣子,李泰的情緒稍微平復,突然開口,問道:“玄武門守軍與宮中千牛衛還剩下多少?”】
【司馬蘇瑁小心翼翼道:“陛下,先前程務挺領兵走時,抽調了兩千人,目前,應該還剩兩千餘人。”】
【“招新兵呢!!!”】
【“招一萬新兵呢!!!”】
【李泰連續發問,語氣越來越不耐煩:“這樣,守不守得住長安?!!”】
【“守不守得住長安?!!”】
【聽到這話,司馬蘇瑁內心無奈了,陛下,你讓臣怎麼給你回答啊?!估計這時候,楚王都有五千兵馬了,甚至還即將趕到長安了。】
【再說了,哪怕現在招兵,也是一些毫無戰力的民兵,根本扛不住楚王精銳,萬一民兵裡面有一些楚王安排的奸細,那敗得更快!】
【“快回答朕!!“守不守得住長安?!!”】
【司馬蘇瑁避重就輕,躬身一下,諫言道:“陛下,我們逃吧!畢竟天子不坐垂堂,陛下的聖體最為重要。”】
【李泰一怔:“逃?!!”】
【司馬蘇瑁:“沒錯,陛下,走水路還可以逃走的。”】
【“我們還有兩千兵馬,可護送陛下。”】
【“只要透過水路離開,楚王哪怕是騎馬追上來,那也鞭長莫及。”】
【有大臣也跟著建議了:“是啊!陛下,大不了,我們逃去邊境,邊境那邊還有數萬大軍,可護陛下啊。”】
【“只要陛下一天還在,那楚王就是亂臣賊子。”】
【“到時陛下還可以以大唐天子的名義,讓各大封王勤王保駕。”】
【司馬蘇瑁則不建議逃去北方,說道:“陛下,不可把希望寄託在蘇定方身上。”】
【“蘇定方是裴行儉之師。”】
【“萬一受楚王所託,那就羊入虎口了。”】
【“我們可以虛晃一槍,假裝逃向北方,實際逃往南方,這樣也可迷惑楚王這個逆賊。”】
【“司馬大人的這一句話,有理啊!陛下,我們逃吧。”】
【由於剛才一大堆有骨氣的大臣隨長孫無忌下大獄。】
【因而,朝堂上想與楚王死戰的主戰派的聲音很是弱小。】
【“陛下,不可啊,一旦逃,士氣如山崩,一去不復返啊。”】
【“陛下,我們還有一戰之力,切不可逃,逃了,長安百姓會遭殃的啊。”】
【“陛下,不可逃啊!”】
【所以,沒幾下,李泰耳中就只剩下一個逃字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