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大批關係密切的世家子弟,在科舉上考上好名次,紛紛當上好官,而寒門至此再無出頭之日。
什麼?你說他明明知道,可為什麼不去改革,增加糊名制?!
這說的容易做的難。
動世家的蛋糕,第一天就被悄悄整死,都不為過。
【後面,那些勾結在一起的世家群體,紛紛商議該如何。】
【“那現在該怎麼辦?”】
【“我聽說陛下沒有第一時間同意,說明陛下猶豫了。”】
【“我打聽的訊息也是這樣,我還聽說楚王貌似走了,也連夜帶家人與幕僚回封地去了。”】
【“楚王他走了?!”】
【“他走了,說明他想終止通商政策的心也不是那麼堅定,那說明事情還有轉機。”】
【“那或許我們什麼都不用做,陛下也就不會終止通商政策了。”】
【“不!我們不能這麼坐以待斃!我們還得讓陛下知道通商制度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好處。”】
【“怎麼搞?”】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送陛下那個!!”】
【“什麼那個?說來聽聽。”】
【“當初陛下廢太子時期,發生了一些事。”】
【“比如行為親近突厥,讓突厥人。”】
【“這個行為陛下至今還沒有改。”】
【“故而朝堂上,才會有那麼多突厥人當大臣。”】
【“這個我知道,但又跟通商有何關聯。”】
【“哎!莫急莫急!且聽我說完。”】
【“陛下曾愛一位名叫稱心的人,我們只要找到相似之人,並透過商路貢獻給陛下,展示通商的好處。”】
【“那這樣,陛下就會知道我們的心意,不會終止通商政策了。”】
【“明白了。”】
【“好,就這麼定了。”】
【“大家一起發動人脈,聯絡手底下的商人,來私下找找。”】
【“當然儘量不要鬧出大動靜,被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那些大人知道。”】
李世民已經是想到那個結局了。
李承乾沉迷於與稱心酷似的人玩樂中,荒廢了朝政。
楚王沒了實權,控制不了通商政策。
通商政策就此失去了限制它的韁繩,一路朝著不可控的路上狂奔。
大批世家官員上下其手,從中撈錢,百姓就此民不聊生,致使盛唐極速崩潰。
這一切如過往的史書上記載的朝代,發生的事一樣。
對此,李承乾也想到了自己的結局。
可是他想改變,但又控制不了天幕的走向!
【世家官員的計劃很成功!】
【他們找到了神似稱心之人,獻給了當時的唐承宗。】
【唐承宗那時一見到他,恍了神!】
【甚至精神受到刺激,發瘋了問他:“你是誰?你到底是誰?”】
【還好那人知道自己的使命,急中生智,連聲回答:“回陛下,我是誰不重要,但此時此刻,我正是你最愛的稱心啊。”】
【至此,名為稱心之人,受到了唐承宗的喜愛。】
【例如,稱心因受家鄉蜀地影響,喜愛嶺南地區的新鮮荔枝,唐承宗知道後,便命驛馬疾馳進貢。】
【如此極為荒唐的行為,被後世詩人作詩暗諷這種現象,什麼“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等等詩詞紛紛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