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這樣,余文凱帶領的一組未能晉級決賽。他們作為反方時碰到了完全不熟悉的“剛性坡道行者”的問題,作為評論方又碰到了“肥皂薄膜螺旋”問題。儘管其他比賽的評分都還不錯,但距離晉級決賽還是差之毫釐。
面對這樣的結果,曾博遠沒有歸罪於誰,只是有些遺憾,同時對徐凌小組加大了期許。
而與第一組相反,徐凌就比較幸運了,雖然也碰到了這樣不熟悉的題目,但憑著徐凌的臨場發揮,還是沒有失掉太多分。再加上有幾場比賽的表現十分亮眼,徐凌小組最終力壓群雄,以積分第一位的成績挺進總決賽。
一時間可謂是風頭無兩。
同樣晉級決賽的還有三支隊伍,分別是清北大學,雪城工業大學和皖城科大。
由於總共有四支隊伍,比賽形式也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多出了一個觀摩方,相當於輪空。
每支隊伍都會依次作為正方、反方、評論方和觀摩方。最後透過總積分排名,決出最後的冠軍。
其中,每支隊伍作為正方時的得分權重是最大的,所以這一場比賽尤為重要!
“下面,請正方選手帶來他們的報告,限時12分鐘!”
主持人擲地有聲地宣佈了比賽的開始。
平復了略顯緊張的心情,徐凌朗聲說道:
“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以下是我方關於液滴顯微鏡的報告。”
“我的報告分為以下七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題目回顧。題目要求我們透過觀察放置在玻璃表面的的單個水滴,進而研究其作為成像系統的的放大倍率和解析度的影響因素。
第二個部分是我們的預實驗。
”
十二分鐘轉瞬即逝,徐凌只是堪堪說完了報告的所有內容。
“下面請反方根據正方報告總結優缺點。限時六分鐘!”
主持人繼續宣佈。
“正方同學的優點包括預實驗的設計與呈現,報告結構清晰等。”
對方一名同學面色認真地說道。
徐凌十分無語,報告結構清晰都整出來了?真沒別的優點可以講了嗎?
“正方同學的缺點有如下幾點:
部分現象沒有合理解釋,部分理論分析不夠詳細,實驗器材選取也有些許問題。
”
對方同學繼續說道。
那麼接下來就是正反方的討論了,徐凌一肚子火正愁沒地方發呢,他們反方的描述簡直把自己的報告說得一文不值,徐凌倒要看看他們怎麼說清楚。
“對方同學,我覺得你們在預實驗中提到的現象你們並沒有解釋清楚。”
我怎麼沒解釋清楚了?
徐凌當即反駁:“對方同學,我方很明確地指出了液滴邊緣的放大倍率與中間不同的原因是光學相差的產生,並在研究放大倍率的部分,很明確地推導了由於光學相差,放大倍率在非傍軸方向上的關係表示式。”
一時間,對方的同學啞口無言,竟有些愣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