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第52章 《華國日報》發文

果汁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花青素。如果徐凌沒有記錯的話,這種物質的化學性質不夠穩定,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

那麼,這麼看來的話。

是不是沒有密封好?導致果汁裡的花青素化學性質改變?從而影響了電池的使用?

意識到有這種可能的存在,徐凌沉沉開口:

“我們重新做一下密封的措施,之前的密封有可能沒做好。”

雖然第一時間沒有理解,但季芸對徐凌很信任,立刻重新制作起了果汁電池。

這一次,季芸加了一層密封膜,密封效果比之前要好上不少。

而結果也沒有超出徐凌的預想,小組幾人第二天來實驗室時,這個新電池都還能正常產生電壓。

隨後,徐凌帶領幾人又改進了一些細節部分。

至此,關於這個電池的製作部分已經完全搞定。接下來就是相關的實驗問題了。

……

徐凌小組的實驗進度不斷地進行著。

蕭碧波與魔都大學和徐凌的糾紛也終於來到了尾聲,許多網友所期待的反轉也終於到來。

那是一篇來自《華國日報》的文章。

《長者未必皆智者,年少亦有驚世才》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

文章開篇引用了韓愈的《師說》直接批駁了蕭碧波關於“本科生不可能發頂刊”的觀點。

緊接著,文章梳理了整個事情的始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蕭碧波文章中的邏輯漏洞,並在文章最後色彩鮮明地表示:

“學術界有學術界自己的判斷,不需要一個圈外人士進行指手畫腳。並且,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捏造事實進行大肆傳播,完全屬於誹謗……”

顯然,華國日報站徐凌這邊。

而蕭碧波終於慌了神。

儘管他心裡對所謂的華國日報也不服氣,但這代表著官方,網友百姓都認可。

被華國日報點名批評,就等同於站在了全體網民的對立面,之前所獲得的所有流量都將對他造成反噬。

盯著手機螢幕,蕭碧波嘴唇止不住地顫抖,冷汗不停地從額頭上冒出來。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玩的有點太大了,現在自己已經兜不住了!

以前,隨他怎麼蹦躂,跟他對線的也都不過是跟他一個量級的小嘍囉。

而現在,跟他背道而馳的是《華國日報》,是官方,一巴掌就能把他呼死的那種。

而且,任誰也能看出來,官方對徐凌是持推崇的態度。說不定後續還會把徐凌當做一個榜樣青年進行宣傳。

這對蕭碧波來說,就大為不妙了。

怎麼辦?

低頭認慫?

不說心裡不舒坦,之前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跟他“志同道合”的粉絲也會一鬨而散。

但不認慫?

跟官方媒體硬剛?

蕭碧波也沒那個勇氣。

跟官媒硬剛?被封殺都算是輕的了。

一時間,昔日囂張不已的蕭碧波竟有些手足無措了。

關於不少讀者反饋最近幾章很水的問題,我自己也苦惱不已。我一直在這種寫法和流水賬寫法之間徘徊不定。但讀者提出問題了,我會盡量改進。新人作者,創作不易。懇請大家諒解。不勝感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