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第84章 令人寢食難安的問題

然而,不思考這個問題還好,一旦深入思考,徐凌甚至覺得如芒刺背,寢食難安。

接下來的幾天裡,徐凌都有些魂不守舍,以機械的狀態一連參加了好幾場期末考試。

這樣的狀態,讓徐凌很難接受。

為了解答心中的困惑,徐凌找到了張忠堯。

“張老師,您能說說您當初是怎麼走上科研道路的嗎?”

徐凌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那個時候啊,家裡人支援我上大學,於是我就上了,我的老師讓我讀研究生,我就讀了。

好像就稀裡糊塗地就開始做起了研究。

這一做,就是三十年。”

張忠堯有些感慨地說道。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那您熱愛科研嗎?”

徐凌發出第二問。

“熱愛?剛開始的時候確實談不上,但做了這麼久,也有感情了,不做研究又能做什麼呢?”

說完,張忠堯問道,“你怎麼想著問這個問題?自己心態上有什麼不順嗎?”

“做完abs專案後,我有點迷茫,不知道後面怎麼走,也不知道自己做研究到底是為了什麼?”

徐凌說出了內心的想法。

“想想你最開始做ns方程,發論文的時候是為了什麼?”

張忠堯輕聲說道。

好像只是為了做系統的任務。

徐凌在心中默默想道。

見徐凌沒有回答,張忠堯繼續問道:“很多人做科研是為了賺錢,你是嗎?”

為了賺錢?

徐凌不這麼認為:“剛拿到專案的五百萬的時候,確實非常興奮。但現在看來,好像真的也就那麼回事。我也沒有大肆消費的慾望。”

“還有很多人做科研是為了獲得聲譽,獲得地位,你是嗎?”

“好像也不算是。”

“為了造福社會?”

沒有回答是或否,徐凌反而問道:“您覺得做研究真的能夠造福社會嗎?”

對這個問題,徐凌不敢肯定。

華國花了幾十年時間走完了鷹國、米國等一兩百年的歷程,科技發展之迅猛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但很多人沒有看到的是,華國的時代好像是separated的,在同一個時間下,有少數人生活在未來,有更多人被留在了過去。

我們的飛船上了天,我們的潛艇入了海,我們攀登了一個又一個科技的高峰。

可科技高峰上的人還看得到那些山腳下腳踩著泥濘的人們嗎?

這樣看來,科技發展真的能夠造福社會嗎?

沉默了片刻,張忠堯說道:“有了蒸汽機,我們有了火車,有了工廠;有了電力,我們有了光明;有了網路,我們的世界有了聯絡。”

“可蒸汽機帶來的不止是生產力,還有exploitation和oppression。”

徐凌沉沉地說道。

“哎……徐凌同學,你這麼年輕,為什麼第一時間要把事情往壞處想呢?

迴歸到技術的本身,它難道是壞的嗎?

沒有技術的突破,我們華國這麼多人口,又怎麼填得飽肚子呢?

這技術,終歸還是要看是掌握在誰的手裡啊。”

張忠堯嘆息著說道,語氣尤為低沉。

沒錯,就科學技術本身來說,它是中性的。

被capital掌握,它會被用來pursue profit,最終可能造成polarization加劇。

但如果技術由我自己掌握呢?

想到這裡,徐凌終於有所明悟。

對於到底為了什麼而做研究,徐凌有了自己的答案。

自己能做研究,而且能做得很好,那就好好地用來造福社會,造福於民。

做一個腳踩得著地,頭頂得著天的科學家!

……

搞清楚了困惑已久的問題,徐凌從渾渾噩噩的狀態中解脫了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