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還有一個問題就在於,消費者並不知道這一點。
凌雲的宣傳並未完全進入消費者視線,人們並不知道凌雲才是正牌發售商。
反而,由於那些中間商捨棄了一部分利潤,花在了廣告宣傳上。
一些諸如“超現實”,“黑科技”此類的宣傳鋪天蓋地。
很多人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就是正品!並且有不少人願意掏腰包。
想到這裡,徐凌的思路終於清晰了起來。
“首先,先想辦法把這件事情公開,讓更多的人知道。然後,證明我們的產品的確是正品,他們高價的產品與我們的別無二致。”
思考片刻,徐凌做出了指示。
“明白,我這就去辦!”
楊超傑乾脆地答應了下來,隨即結束通話了電話。
徐凌雖然心有憂慮,但也有些無可奈何。
遠在大洋彼岸,自己能做的就這麼多了。
只能寄希望於楊超傑能夠處理好這件事。
……
另一邊,魔都。
楊超傑得到指示後立刻行動了起來。
如何公開這件事情,當然是依靠媒體。
楊超傑聯絡了兩家報刊,一家是《魔都晚報》,另一家是徐凌熟悉的《魔都青年報》。
這兩家報刊將同時用報刊圍脖和實體報紙的方式,釋出楊超傑撰寫的一篇文章:
《1599華元的vr眼鏡,良心還是暴利?》
這篇文章裡,楊超傑用一種誠懇的語氣描述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其中,他重點說明了價格的問題。
並且,楊超傑還曬出了相關專利的檔案資訊。
事關價格和錢的問題,公眾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住了,評論區裡此時已經是熱鬧非凡。
“我靠!那我不成了大冤種嗎?花四倍的價格買同樣的產品!”
“冤種+1。”
“+1”
但還有些網友對楊超傑的說法有些懷疑。
“那款vr眼鏡的效果是我目前見過的最好的,1599的價格我都覺得便宜了,現在你說原價不到四分之一?”
“這就是傳說中的大忽悠嗎?”
……
總而言之,網友信者有,但不信者居多。即使楊超傑公佈了專利資訊。
很大程度是因為這樣的價格懸殊實在太過匪夷所思了。
而對於這樣的結果楊超傑是有所預料的。
他沒有天真地認為只是這樣就能夠直接扭轉局勢。
楊超傑的第二步,是找專業的產品測評人對兩家產品進行測評。
……
呂文斌是是這一方面的一個很知名的博主,擁有某音粉絲兩百萬,而且主打電子產品。
那麼呂文斌自然就成了楊超傑所尋找的目標。
讓楊超傑意外的是,本以為請呂文斌進行產品測評會花費大價錢,但呂文斌看過產品後,卻願意幾乎無償地進行測評。
“打擊不良中間商,保護消費者權益,就是我做測評的目標。”
這是呂文斌的原話。
而這與楊超傑的目標也不謀而合。
那麼接下來,就要看看這職業測評人到底能夠發揮多大的能量了。
楊超傑對此翹首以盼。
身處米國的徐凌也時刻關注著事情的走向。
這是之前寫的一章,放在這裡了。
之後不會繼續更新了。
向各位喜愛這本書的讀者抱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