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夾在包裹裡的信,驗證了謝姎的猜想。
她把一份單獨裝起來,一會兒等收工號子吹響、人人都趕著回家吃晚飯時悄悄去趟半月山腳。
自己那份又分成若干,回頭給姑姑、林璽、徐勝男都寄一些,給招娣、付蓉蓉也留一點,讓大家都嚐嚐大西北的特產。
不過羊毛氈子就一條,她留著自己蓋了。
羊絨線球都給姑姑寄去,自己得閒要幫子系統升級,哪有空織毛衣啊。
乾脆請姑姑幫忙給她織件春秋天穿的薄開衫,剩下的線就給姑姑當手藝費了。
話說姑姑這次寄來的包裹裡是兩副碎布頭做的袖套和兩雙她婆婆縫的布鞋。
曉得鄉下幹活費鞋子,老婆婆得空就做布鞋。
雖然老眼昏花,手腳沒有以前利索了,但做工依舊很細緻,厚厚實實的千層底老布鞋,穿在腳上特別舒服。
謝姎換上以後捨不得脫,乾脆穿著新布鞋繼續看信。
姑姑在信裡提到了便宜爹和後媽那一家子——
“……我哥和我那面甜心苦的後嫂子前幾天吵了一架,起因是她發現我哥偷偷給你匯錢的事了。
不過這件事就算她鬧到棉紡廠工會,也沒人幫她說理。她生的孩子在家有吃有穿,你一個人在鄉下插隊,家裡給匯5塊錢怎麼了?
她不敢鬧大,最多在我哥面前抹抹眼淚吵幾句罷了。吵開以後,我哥往後匯錢還不用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了,大大方方給你匯就成……”
謝姎:“……”
她姑看來最近沒少上掃盲班,成語用得真溜。
她姑又問她怎麼連明島市都有認識的朋友,上次寄去的海鮮幹可把一大家子高興壞了,她姑父中午都不去食堂買菜了,帶一小撮紫菜蝦皮,再切幾條榨菜絲,中午吃飯時,裝搪瓷杯裡用開水一衝,既當菜又當湯,好吃又方便!
又說找了個休息天,在家做了一桌海鮮幹燉的菜,請她爹過去一起吃了一頓。
“……你後媽沒叫,她那樣對你,你寄來的東西我一樣都捨不得給她碰。
我哥不知道這是你寄來的,以為是你姑父託人弄到的稀罕貨。他這樣想也好,省的回去說漏了嘴……”
姑姑絮絮叨叨像嘮家常一樣地寫了好幾頁,謝姎耐心地看完,笑了笑。
其實她姑姑喊不喊便宜爹過去吃飯,她都不會在意。
那一家人,自她下鄉離開,就不會再有交集。
相比她姑姑的嘮叨,林璽的來信就簡潔明瞭多了:
第一段寫了他最近的情況,說學校裡很鬧騰,他懷疑有沒有繼續讀書的必要;
第二段寫了對她的崇拜,人在鄉下還能結識明島市的人?人在插隊還能找到野山參?太厲害了吧!稱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三段就千篇一律地表達了他的期盼:希望她什麼時候能去恆城玩。
謝姎也想到處走走逛逛,但出公社就要介紹信,暫時去不了那麼遠。
林璽給她寄的又是恆城供銷社熱賣的糕點、果乾。
恆城郊區也是有山的,但比起川南,那些山只能叫丘陵,矮矮的山頭被所屬的大隊種上了各種果樹,五六月水果大批次成熟,一部分會製成果乾。
林璽給她寄了好幾種果乾:鹽漬楊梅、糖漬桃幹,還有梅乾、杏幹、葡萄乾。
謝姎拿了幾樣給子系統看:“小萌萌啊,趕明咱們的桃樹結果了、葡萄成熟了,你會模擬果乾環境製成這種美味果乾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