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課上,因為多數學生都有比較好的基礎,所以課程進度還是較快的。
後希是不得不努力學習。
才能勉強跟上。
努力到什麼程度呢?努力到她經常在學校食堂吃飯,而且只比正常普通人稍微多吃一點,這樣能夠節省時間。代價就是最近這段時間她的氣血基本上毫無增長,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
要是還像以前那樣吃的話,不但需要考慮肉食的來源問題,光吃飯每天都要多花上兩個小時,如果再算上去師傅家一天三趟來回,浪費掉的時間更多。
反正少吃點也餓不死。
只是身體素質暫時無法提升罷了。
如此努力了一年多,將近兩年,到第二學期下半學期的時候,沒錯,就是這麼長時間之後,她才勉強跟上其他人的進度,甚至在某些方面還略有領先。
就是跟她師傅學習的那部分。
比如內調和治療跌打損傷等方面。
正好中醫學院這邊,大二的下半學期,涉及到了這方面教學,於是乎後希在課堂實踐等方面都取得了全班最佳。
在成功得到老師同學認可的同時。
還被詢問她家是不是有這方面的傳承,或者以前曾經拜過哪位師父學過?
知識不會無緣無故天生就會,必然是有個傳承的,現如今中醫很多教材都還沒有編好,同時也很難靠買幾本書就學會,最重要的是,很多真正有用的秘方或技巧,人家也不會寫進書裡面去。
所以後希在這方面優於其他人,甭管在誰看來那都不可能是她天賦異稟。
自己去買了幾本書自學的。
只有可能是她師承偏,涉及這些。
雖然後希不太明白他們為什麼要問這些,但她還是如實表示,自己沒有專門拜中醫師傅,而是拜入了松溪派的內家拳宗師名下,跟學了一段時間中醫。
負責教學的蘇教授當即點頭道:
“哦,你說的是李宗師是吧,他的氣血內調,養生延年和跌打損傷,包括骨科等方面能耐,確實相當聞名,專科方面少有能與之媲美的大夫,重要的是他的那些能耐不是想學,就能學會的。
首先得內家拳入門有了氣血勁力。
才算有了根基,學習其醫術。”
“不過你們這一派系與我們還是有些區別,我們不擅長內煉,也少有人能凝練勁力,所以醫術不依賴於這些。你有空可以去拜訪拜訪周教授,他是道醫一派,與你們武醫一派算是同源而生。
很多技巧和醫術都是相通的。”
對此後希表示了番感謝,緊接著便買了些禮物,上門拜訪周教授,然後確實在周教授那邊得到了不少專業指點。
除此之外就是後希能感覺到,以前基本與她不怎麼來往的同學,如今開始與她多交流了,同時有些聚會也會把她給叫上,至此後希她才慢慢融入集體。
她不是那種別人比較冷淡,自己也非要擠進去的人,必須得別人先對她有一個姿態,她才會慢慢嘗試交流融合。
關係融洽後,後希也多了些朋友。
之所以會用朋友形容,而不是閨蜜啥的,因為中醫學院裡真沒幾個女的。
很多方面還是傳男不傳女。
整個中醫學院總共就三個女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