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讓她回憶前世的老師,哪怕面對面見面了,那都不一定能認得出來。
畢竟如今又不像古代,一輩子可能就那麼一兩個老師,老師換的勤的,有時候一年就能換一批,同學也是一年換一批,除了要好的,其他的哪記得啊!
除非某個老師特別好或者特別壞。
普普通通的,是真沒太深印象。
“不對,我不記得姚大娘呢嗎?”狡辯失敗坦承兩句後,後希突然想起姚大娘,並趕忙強調,這位她記的很清楚。
“姚大娘不姓姚,就跟賈張氏她不姓賈一樣,她姓張,姚大娘姓劉,她丈夫姓姚,開個姚記燒餅鋪,燒餅鋪子沒有失火前,你最喜歡吃他們家的燒餅。
你也就對與吃相關的事記得清楚。
失火後她家不僅多了兩燒傷病人。
家也徹底敗落……”
“這麼一說我才想起來,先前你們幾個一直叫賈張氏賈大媽,也沒人糾正你們,真是,你們應該叫她張大媽。”
趙雪繼續頗為無奈地說著,這些個在她看來,完全應該算是常識的東西。
“關鍵是張大媽她也沒糾正啊!”
先前後希還真沒注意這點,與此同時,邊上一直沒說話的李帆突然感慨:
“時代是真的變了,老一輩好像大家都習慣女的嫁到哪家,就在前頭冠夫姓,至於她們本來叫什麼,真的一點都不重要。現在沒人叫你李家媳婦,都是叫你趙姐,等以後你年紀大了,估計也不會有人叫你李大娘,會叫趙大娘。”
“還真是,上面一直在說什麼解放婦女,婦女能頂半邊天,我還第一次意識到很多方面真的有在慢慢的改變。”
趙雪此刻也意識到了這點。
曾幾何時,大概二十年前,她也一直被人叫做李趙氏,或者直接稱她為李家媳婦,如今都快記不得那個時候了。
原來一切都有跡可循。
時代變化會潛移默化改變許多。
“這麼一說,我們沒怎麼意識到的變化其實還挺多的,比如以前墓碑上做媳婦的只能有一個姓,不會在墓碑刻名字,包括族譜也是,現在不少有名了。
以前是夫某某某,妻某某氏。
現在是夫某某某,妻某某某。”
“這個我知道,之前上掃盲班的時候有個老師提過,說我們女的,想要在歷史上留名太困難了,連武則天長孫皇后,都沒人知道她們具體叫啥名字。”
老夫老妻已經直接忽略了後希。
自顧自的討論起來。
後希則是相當識趣的,略微往後退了一步,不夾在他們中間當電燈泡了。
跟著他們後面走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