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要考大學

第11章 還好我教語文

很多人花了半生都未必懂的晦澀道理,他稍加點撥和經歷就能懂,不得不說陳拾安確實是修道的天才。

當然了,光懂道理無用,最終還是要能做到才行。

而這懂得道理、再用行動驗證道理的過程,便是所謂的修行。

“語文卷子基本都做了,但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做得非常吃力,得麻煩梁老師幫我過目一下了。”

“好好,我看看。”

梁老師從襯衣口袋裡掏出眼鏡戴上,接過卷子。

拋開成績不談,他其實很欣賞這個少年,即便考得極差,這會兒也看得格外認真。

作為語文老師,梁老師首先看得便是陳拾安的語文卷子。

卷面的整潔度讓人賞心悅目,少年的字寫得尤其不錯,字型是工整的小楷,帶著幾分名家的韻味,筆跡沉穩有力,沒有一處錯字修改的痕跡,顯然是多年習字的功底。

字是文人的第二張臉面,都說字如其人,字寫得好,總能讓人平添幾分好感。

“拾安同學的字寫得很不錯。”

梁老師不吝誇獎,隨即眉頭微蹙,“但……你怎麼寫的都是繁體字?”

“平日裡寫繁體字習慣了,加上常看名篇古籍,就下意識寫了。”

“嗯……簡體字會寫嗎?”

“會的。”

“那以後試卷作答用簡體字,統一標準。”

“好。”

陳拾安點頭記下。

粗略掃過卷面,梁老師開始看具體作答。這是上週剛用過的月考卷,他再熟悉不過,可看到陳拾安的答案時,眉頭又皺了起來:

“默寫題全對,但現代文閱讀這些……也不能說你錯,只是不符合給分標準。而且……你怎麼用文言文作答?”

梁老師頓了頓,又道:“作文也是,寫得確實好,但用文言文寫作風險太大,我們基本不提倡。”

“拾安,你沒接受過標準化教育,可能覺得我說的不對,但學校考試就是這樣——你可以有自己的個性和理解,但最終得落在我們畫好的框架裡。這種標準化或許會遺漏明珠,卻是對絕大多數人最公平、最普適的篩選方式。”

梁老師點評得很細,從答卷延伸出許多話。畢竟陳拾安和其他學生不同,他從沒上過學,對很多學生早已刻在骨子裡的規則毫無概念,總得先讓他建立起這個意識。

陳拾安接受得很快。沒規矩不成方圓,山上有山上的規矩,學校自然也有學校的規矩,這個道理他懂。

“梁老師說得是,我記下了。”

“嗯,看得出來你的語文功底很不錯,對很多問題的見解也深刻獨到,多加訓練,很快就能適應。”

看完語文卷,梁老師稍稍鬆了口氣。一個沒上過學的小道士能有這樣的文學素養,實在難得。

玉石可琢的前提,總得是塊玉才行啊!

這份卷子他沒給分,也不好給分,但他有信心,經過標準化訓練,陳拾安的語文成績能快速提到一百二十分以上。

接著,梁老師拿起了其他科目的卷子。

“嗯……”

“……”

氣氛沉默了許久許久。

明明剛剛看語文時,梁老師還有不少的點評,到了其他科目的時候,梁老師醞釀了半天,才終於擠出一句話來:

“其他科目……基礎幾乎為零。”

梁老師有心想給他一點鼓勵,但看陳拾安平靜的樣子好像也不缺鼓勵,不過還是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拾安同學,你接下來得好好努力啊……!”

“是該努力了。”陳拾安認真點頭。

見著一臉謙遜又單純的少年,梁老師暗自慶幸自己是教語文的,好歹還有半邊天能撐著。

其他科任老師若是看到這卷子,怕是天都要塌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