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為什麼?”
“感覺這小說的故事寫的很糟糕。”
于飛鴻吐槽道:“這就是一個對中國文化了解似是而非的二代華人臆想所寫出來的書。”
“不至於吧?”李藝書眉毛一挑,他看電影雖然有點醜化,但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一部片子。
“很至於,反正就是過度的臆想。”
于飛鴻思慮了一番,說道:“我感覺這作者可能是從小在美國長大,接受了美國那邊的文化教育,然後再回頭看自己母親這邊的中國文化的時候,不由自主的產生了一種心理優越感,以高高在上俯視的態度看待我們傳統文化。”
聞言,李藝書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這些二代華人,說白了全都是黃皮白心的香蕉人。”
于飛鴻還真是一針見血的說中了那些在美國長大的二代華人的心思。
特別是五六十年代那一批二代華人,他們表面上看擁有中國人的相貌,但其實骨子裡是充斥著西方文化教育下的醜惡嘴臉,同時又因為自己身份在那邊遭遇到的歧視,從而激發了他們更一步的貶低自己祖國的文化與信仰。
“黃皮白心香蕉人?”
于飛鴻唸叨了一句,驚喜道:“沒錯,藝書,你這個詞說的好,這作者估計就是這樣一個香蕉人。你說這些人是怎麼想的?就算不把自己當中國人,那她媽媽過去好歹是中國人吧,怎麼能在書裡面那麼說。”
香蕉人李藝書見多了,自然不在乎這麼一個,滿不在乎道:“走吧,別為了一個香蕉人生氣,正好你們表演系也沒人了,我帶你去王府井轉轉。”
李藝書對《喜福會》作者譚恩美瞭解不多,但只是從自己母親口中瞭解到一點中國文化,又匆匆來國內探了幾天親,剩下的時間都在美國那邊接受所謂的快樂教育,思想上不可能公平的去寫內容。
也不難怪于飛鴻看完原著會那麼生氣了,估計比電影還要審醜。
看來自己錯怪了那名香江導演,人家是真的精力了。
幾天後。
北影廠。
《劍雨》選角室內。
於承輝一身黑袍,右手持著一把寶劍,大步的走了進來,搭配上絡腮大鬍子,自帶一股不怒自威的威嚴感。
瞧著對方這身造型,李藝書心中很是滿意,這轉輪王的形象很不錯,而且跟太監的身份,能形成巨大的反差,他期待道:“於承輝師傅,方便施展一下劍法嗎?”
“可以。”
於承輝點點頭,後退了兩步,在眾人的注視之下,猛然拔出右手的佩劍,速度之快,猶如電光火石般,開始表演起他的螳螂劍法。
劍鋒時而凌厲,時而飄忽不定,堪稱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之境界。
儘管李藝書沒有學過劍法也沒學過武術,但是於承輝此刻舞劍,搭配上那這一身造型,跟充滿殺氣的眼神,已然就是轉輪王的最佳人選。
“好!”李藝書忍不住鼓起掌來。
徐碸跟鞏麗包括北影廠安排的副導演、攝影師趙飛等人,也都被這老爺子的劍法給震撼到。
跟尋常武術表演的劍法不同,他的劍法是帶有殺氣。
“謝謝。”於承輝微微一笑。
李藝書笑道:“於師傅,你的形象沒問題,轉輪王這個角色很適合您。我們這部電影,大部分的武打戲都是以劍法為主,武術指導方面也需要於師傅多幫忙了。”
“劍法方面,我自認為還算有幾分見地的。”
於承輝沒有謙虛,身為習武之人,一是一,二是二,更何況他不認為現在有人能夠在劍法上超過自己。
這是來自一名練劍三十年的劍客所擁有的強大自信。
“那就麻煩於師傅了。”李藝書朝著邊上的劇組工作人員使了一個眼神,對方立馬上前招呼於承輝去後臺更換衣服。
“下一個,趙聞卓。”
片刻後,一身古裝的趙聞卓走了出來,他的面板有點黑,搭配上有點亂糟糟的頭髮,看起來是有那麼點落魄之人的感覺。
趙聞卓禮貌道:“李導。”
“嗯,會劍法嗎?”
“會!”
“給他一把劍。”
邊上的工作人員遞了一把劍給趙聞卓。
對方接過來後,下意識的揮舞了幾下,下意識的問道:“李導,需要我表演劍法嗎?”
“不需要你表演劍法。”
李藝書搖了搖頭道:“你現在比劃一個你想象中的帥氣造型,拿著劍來擺造型。”
帥氣造型?
趙聞卓思索了一番,隨後右手將長劍刺出,下巴微微揚起,眼皮下耷,似乎是在用斜眼看人,充斥著一股瞧不起任何人的自傲。
徐碸瞧了幾眼,忍不住對著身邊的李藝書道:“他這眼神,有點目中無人的感覺啊。”
“要的就是這個感覺。”
李藝書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經典的九門提督的白眼,任誰看了都很難忘記的。
原版《劍雨》江阿生這個角色,是韓國演員鄭雨盛演的,這人帥是挺帥的,但是演不出劇中一對二時的自信跟孤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