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我的年代華娛

第433章 444【澳洲女人混好萊塢,必須得抱大

拿到了!

奧斯卡最佳影片!

儘管心裡早有預期,而且哈維也已經提前打過招呼,表示公關效果明顯,奧斯卡學院的老白男們,各個都對這部描述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電影很滿意,最終拿到得最佳影片的機率極大。

但是!

李藝書內心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緊張的。

因為只有拿下這個獎,李藝書才能真正的成為全世界惟一的文藝片教父。

緊張歸緊張,不過好在結果是完美。

“啪啪啪——”

當臺上的黑人演員西德尼·波蒂埃念出了《芝加哥》跟李藝書的名字後,現場響起了激烈的掌聲。

坐在右手邊的娜奧米·沃茨臉上露出興奮之色,剛想要起身擁抱李藝書,就看見辛迪·克勞馥已經先她一步,直接一把抱住了李藝書,同時在他的臉上親了一口。

這一下,娜奧米·沃茨的臉上浮現出了不滿。

雖說之前二人私下裡一起為李藝書跳過舞,但不代表兩人的關係就很好,反而還很差。

因為娜奧米·沃茨很清楚自己在好萊塢的優勢,那就是傍上了李藝書這條大粗腿。

別看藝術電影公司這兩年不怎麼獨立製片,但也開始嘗試投資其他的電影專案,更不要說還有金獅影業這種靠小成本電影製作從而大賣的電影公司了。

在好萊塢蹉跎近一年,好不容易抓住機會的娜奧米·沃茨,自然是想死死繫結李藝書。

但資源是有限的,藝術電影公司畢竟是小型電影公司,每年也就投資幾部電影,能為娜奧米·沃茨拿到一些資源,就已經很勉強了。

如果再來一個,那對她是很不利的。

更不要說娜奧米·沃茨可還想成為李藝書下一部好萊塢電影的女主角。

“恭喜你李。”辛迪·克勞馥滿臉激動道:“你成功了,成為了最佳影片的導演!”

“謝謝,這都是大家的功勞。”

李藝書笑著起身與她抱了抱,之後回頭看向娜奧米·沃茨,原本表情陰晴不定的她,立馬露出笑容:“恭喜你李,你拍了一部傳奇電影。”

“娜沃,我想我們就不用客套了。”李藝書拍了拍她的胳膊,跟對方擁抱了一下。

哈維大笑不斷:“李,哈哈,我就知道你肯定能成功的!”

雖說現在《芝加哥》已經在全球不少國家上映了,但是電影周邊市場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這次《芝加哥》獲得了最佳影片,不出意外的話,從明天開始,電影錄影帶跟vcd等周邊會大賣的。

“哈維,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成功,更是你的成功。”

看著對方這張胖臉,李藝書笑眯眯,難得感覺這張臉不是那麼討厭了。

“我的成功?”

哈維一愣。

不等他反問,李藝書招手道:“走吧,我想我們該登臺領獎了,這是我們全體《芝加哥》劇組的成功。”

最佳影片不單單是導演的獎項,同樣是整個劇組的獎項。

登臺理論上是劇組的人都可以。

聽見能登上舞臺,娜奧米·沃茨跟辛迪·克勞馥都躍躍欲試,她們是女明星,自然渴望曝光度。

哈維更不用說,這老小子是最愛出風頭的。

一群人上臺之際,李藝書還中途把湯姆·漢克斯給叫上了。

他是電影男女主角,儘管戲份不是很多,可該上還是得上。

漢克斯也不拒絕,反而很高興李藝書還能帶上自己。

他這次賭錯了。

原本是想著《阿波羅13號》能夠有所斬獲,畢竟是美國政治正確的一部電影,可沒想到顆粒無收。

不過好在《芝加哥》讓他挽回了一點顏面。

雖然沒有表演類的獎項拿到,可一個最佳影片,還是非常不錯的。

大家上臺後,李藝書被推崇接過了西德尼·波蒂埃手上的獎盃,二人擁抱之際,只聽他道:“弗里曼跟我說起過你,很感謝你投資拍攝的《為奴十二年》。”

如今好萊塢還未陷入政治正確的漩渦之中,《為奴十二年》這種幾乎全是以黑人為正面形象的電影,在好萊塢幾乎掀不起什麼風浪。

但是在北美黑人群體之中,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只不過投資規模太小了,總共就兩三百萬美元,拍出來後只在黑人社群上映,最終票房不過一千多萬,堪堪收回了成本。

當時得知情況的李藝書還很驚訝,不是驚訝電影票房只有一千多萬,而是想著居然能有一千多萬。

來北美多少也混了幾年,李藝書多少知道北美這邊的情況,如今還沒那麼多的政治正確,歧視無處不在。

就連他自己要不是頭上頂著一個亞洲電影教父,世界第一文藝片大導演的頭銜,估計也好不到哪去。

“我相信每個有良知的人,都會這麼做的。”

李藝書客套了一句,之後在一行人謙虛下,走到了演講臺前,他看著臺下密密麻麻的好萊塢電影人們,面帶微笑道:

“謝謝大家,謝謝電影學院,謝謝每一個投票的人,我到現在都還難以相信我居然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這可比我第一次拿到金獅獎更要激動……”

前來觀禮的電影學院主席阿瑟·米勒,同樣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對李藝書這個年輕人印象很深,不僅僅是對方年紀輕輕就取得了歐洲四金的榮譽,最主要的是去年參加《芝加哥》首映禮的時候,對方說的話讓他很高興。

身為學院主席,阿瑟·米勒一直在考慮擴大電影學院的影響力,與歐洲三大電影節競爭,這些年有很多來自海外的電影人拿獎。

但都無法跟李藝書相提並論,他可是拿遍了歐洲四大金獎的導演,更不要說對方背後還擁有一個龐大的電影市場。

簡單的發表了感言後,李藝書用中文說道:“謝謝!”

瞬間,臺下嘉賓們鼓起掌來。

在眾人在掌聲中,他帶著大家走下了舞臺。

晚上八點半。

奧斯卡金像獎指定的大酒店內,正在舉行奧斯卡酒會,所有獲獎者都來了,沒有一個不賞臉的,至於沒獲獎的人,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過來參加。

現場賓客們託著酒杯互動。

“李,不好意思,我是《阿波羅13號》的投資人之一,所以沒辦法跟《芝加哥》劇組一起走紅毯。”

湯姆·漢克斯滿臉歉意,似乎真的很抱歉一樣,真誠的模樣,相信沒有人懷疑他。

李藝書微笑道:“沒事的漢克斯,你之前已經跟我說過,我當然不會怪你,更何況要不是有你的話,我們這部《芝加哥》恐怕就沒那麼高的票房了。”

《芝加哥》電影能夠在北美大賣八千萬美元的票房,湯姆·漢克斯這個招牌的的功勞還是很大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