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

第85章 一頭奇蹟

道南堂。每月一度的閱卷又開始啦!

“這次的題目有點難。”先生們拿到卷子也是所見略同。

“再一再二不再三,山長終於忍不住了。”眾先生就知道,那個作精不可能一直手下留情的。

“都以為會從《孟子》中出題,沒想到依然出自《論語》,而且還這麼難。”

“是啊,此段名為遊記實則論道。搞不清楚這幾句背後的‘曾點之學’——‘人慾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闕。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是斷不可能正確破題的。”祝先生捻鬚道:

“這題出的有水平,但對孩子們來說,真不容易呀。”

“但也該上點難度了,這樣好苗子才能脫穎而出。”錢懷仁及時替山長找補道:

“再說,之前給他們放了兩次水,分都高高的了。這回坑……呃,為難他們一把,無甚大礙。”

“是。”不得不承認老錢說得也有道理。眾先生點點頭,便開始專心閱卷。

省身堂的閱卷先生牛子儒,有了上次的經驗,知道蘇錄八成會被問起,於是先找出了他的卷子。觀之不禁面露喜色,便清清嗓子道:

“諸位我先給你們來一篇提提神。破題就是八個字——‘道不遠人、人能弘道!’”

“好好,乾脆利索、正中靶心!”眾先生果然神情一振,紛紛讚道:“八個字將曾點之學,總結得透徹無比!”

“這番暗破實在是高明!”錢懷仁也攏須讚道:“看來這四個月,學生們的進步很大啊。”

“你們猜這是誰做的?”牛子儒又問道。

“省身齋裡有這個破題功力的,至多不過三人。”先生們透過前兩次閱卷,已經對下齋學子的水平,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

“不過你既然這麼問,肯定不是林之鴻和那個姓喬的小子。”眾先生笑道:“那就只可能是蘇錄了。”

“哈哈猜對了!”牛子儒對蘇錄的卷子愛不釋手道:

“再聽承題——道為日用,非遠近之難及;人秉弘心,豈虛浮之能辭。沂浴彰道,風雩顯道,詠歸傳道攸宜!”

“好一個‘道為日用’!”眾先生滿堂喝彩,紛紛停下手頭的工作,品鑑這振聾發聵的‘四字真言’。

“道在日用,日用不知。《易經》有云‘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鮮矣’。”錢懷仁讚道:“沒想到這小子已經開始涉獵《易經》了。”

“他應該還沒學過《易經》,引用的是《中庸章句》‘道者,日用事物,當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於心。無物不有,無時不然,所以不可須臾離也’。”一位先生不客氣地糾正道。

“應該是這樣的。”眾先生也深表贊同道:“朱子格物之學,便是由此而發。”

“哈哈……”錢先生尷尬地腳趾頭直摳鞋底,忙自嘲笑道:“年紀大了,書都記串了。”

“呵呵……”眾先生敷衍笑笑。在書院裡就是這樣,管你什麼職位,只要學問不行,就會被輕視。

“高,太高了!就衝這四個字,這回必須半分保底!”祝先生給定了調子,眾先生也皆無異議。

牛子儒又在眾人催促聲中念起了起講:

“蓋乾坤之內,道無跡而不存;匹夫匹婦,皆可體道而行。春服既成之序,沂水湯湯,利眾生而不爭;舞雩壇畔,和風習習,育萬類而不彰。此所謂道不遠人,即在耳目所接、身心所感之中!”

待他念完後,又是一陣滿堂喝彩。

“好好好,蘇同學吃透了何為道。不僅義理講得清楚,且字裡行間都道氣充盈,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令人讀之便覺‘道不遠人,即在耳目所接、身心所感之中。’”

“是啊,那孩子兩個月前,還只能寫半文半白,都稱不上八股的東西。”眾先生這回被深深地折服了,讚不絕口道:

“短短兩個月時間,就能因需賦形,寫出這種恰到好處,能為義理增彩的文風來,這個天賦簡直強得嚇人。”

“書院裡找不出第二個了……”有先生心直口快道。

“咳咳!”錢懷仁雖然所見略同,但還是得把好舵。“不要總喜歡誇大其詞,至少子和的天分,當在他之上。”

“呵呵……”眾先生又敷衍地笑了,顯然不敢苟同。

牛子儒嚴謹道:“不說天分,僅就這篇文章,單看冒子部分,我覺得應該無出其右了。”

“這孩子的冒子向來強,但八股之所以叫八股,駢文才是關鍵。”錢懷仁便道:“繼續唸吧。”

牛子儒便抑揚頓挫地朗讀完八股部分,眾先生聽後讚道:“雖然沒有冒子那麼出彩,但依然很棒。”

“是的,對仗工整,格律嚴謹,文氣充盈,一以貫之。已經頗有行家風範了。”祝先生略略惋惜道:“我想要是多給他些時間,仔細推敲一番,八股也能寫得像冒子一樣精彩。”

“沒什麼好惋惜的。”錢懷仁卻鬆了口氣,笑道:“那小子才學了四個月八股,能寫成這個水平,已經是聞所未聞了。”

“是啊,若非親見,我是不信的。”眾先生深以為然道:“已經比很多寫了三四年的學生強一大截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