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兩人手裡各抱了一捆艾草,徐平問道:“你們採艾草做什麼?”
秀秀答道:“我和蘇兒姐姐扎幾個艾人艾虎,也有個過節氣象。”
徐平點點頭:“原來如此。對了,最近莊子周圍不太平,你們不要遠了去,只能在院了周圍玩,知不知道?”
蘇兒吐吐舌頭:“曉得了。我家娘子也是這麼說來著。”
說完,經過徐平身邊的時候,又小聲道:“小官人,我見到我家娘子這兩天制了一條好漂亮的長命縷,肯定是要給你帶的。給了你沒有?”
徐平罵一聲:“你這小丫頭嘴碎,管這些幹什麼?”
蘇兒和秀秀嘻嘻笑著,跑進院子裡去了。
宋時的端午與後世還有很大不同,第一重的是辟邪驅毒,第二個才是吃粽子紀念屈原。艾草是驅邪聖物,自是必不可少,都是紮成艾人艾虎,隨身佩帶或者掛在門口,求個吉利。至於長命縷,是用五色絲線編成,戴在胳膊或者腿上或者掛在脖子上,也是求吉利。不過這東西很多時候都是當作定情信物,男女之間互相贈送。
林素娘真給自己制了這東西?
徐平轉身,一邊向自己小院慢慢走,一邊暗暗琢磨。他和林素娘已經是有了夫妻名分,只是沒有夫妻之實,這些日子來關係卻一直不冷不淡,兩人從來沒有單獨在一起說過體己話,讓徐平也覺得怪怪的。
夫妻六禮,只剩最後一步親迎,法律上已是板上釘釘的夫妻了,如同徐平前世的已經領了結婚證。說句不吉利的,即使這時候徐平出個意外,林素娘也只能是個寡婦身份,算不上未嫁的姑娘。
由於兩人年齡還小,婚期定在三年之後徐平十八歲,林素娘十六歲的時候。就這個婚期,林文思還嫌有點太早,本來要推後兩年的,是張三娘堅持才定了下來。宋時早婚的不少,但在文人士大夫之間,晚婚也很流行。李清照十八歲嫁給二十一歲的丈夫趙明誠,宋仁宗最愛的公主二十歲才出嫁,這在當時也是普遍的現象。甚至還有堅持男子三十歲前追逐功名,三十歲之後成家立業思想的,這更是追循古禮。
林文思主攻春秋三傳,便是個提倡晚婚的人。認為男子三十而壯,結婚早了容易導致精氣虧損,對自己和後代都不利。
有時候徐平也想,真不知道自己這丈人的思想是怎麼想出來的,如果讓他穿越到後世去,是不是會做個大齡剩男。
想來想去,心中雜亂一片,終是一聲長嘆。
各種說不清道不明,其實還是林素孃的心思太難猜。這個小姑娘雖然只有十三歲,卻少年老成,從不喜怒於色,根本不知道她心裡想什麼。
就是徐平殘存的那個紈絝的記憶裡,對這個女子也是敬而遠之,根本說不上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徐平這樣一個兩世都沒有感情經歷的人,就更加琢磨不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