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級科技帝國

第64章 Global公司追加採購訂單

仿生義肢作為醫療器械裝置,關稅只有3%,元界智控當然不會承擔關稅費用,是global公司承擔。

所以單條仿生義肢機械臂算上3%的關稅,成本在4.24萬美元左右。

而global公司在北鎂市場的銷售價格定到10萬美元,利潤率達到了120%以上。

就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根本不用擔心有庫存積壓。

這麼大的利潤率,也意味著有很大的降價空間,不怕賣不出去。

已經嚐到甜頭的global公司,在得知元界智控已經上市了仿生機械腿,立馬就派丹尼爾·邁克過來談新業務。

現階段市場同類競品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產品可以賣出很高的溢價。

等元界智控的產能大爆發,以後再想賣出這樣的高價就很難了。

關鍵是,global公司沒有獨家代理權,這麼大的利潤,肯定會有大把的同行進來分一杯羹。

卻說此刻,於長樂笑著問道:“邁克先生,貴公司這次打算進貨多少呢?”

丹尼爾·邁克毫不猶豫地道:“我公司計劃追加15萬條仿生機械臂,以及20萬條仿生機械腿訂單。”

八月份的匯率,人民幣兌美元有所貶值。

按照25萬元人民幣的採購價格,global公司的單條採購價從之前的4.12萬美元下降到4.05萬美元。

總訂單量35萬條,那就是141.75億美元。

換算成人民幣約873億,對於元界智控來說,妥妥的超級大單。

顯然,global公司這是梭哈了的節奏,因為這家公司現在根本不可能拿得出這麼多現金流來。

不過問題不大,只要能夠簽下這份訂單協議合同,global公司很快就能從資本市場融到資金。

此刻的於長樂也是在心中大吃一驚,他其實很想簽下這一單。

但陸安老早就跟他特別交代過,出口份額要控制,在海外市場維持產品稀缺性,從而維持高價獲得超高利潤。

要是大批次供貨,市場充分競爭後,產品的價格肯定會一路下降,元界智控也賣不出25萬元的高價了。

當下降到了4萬美元這條線,那些海外代理分銷商沒有了利潤,那肯定不會再進貨。

屆時,元界智控要想繼續在海外市場賺老外的利潤,肯定就得讓出一些利潤。

陸安對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是兩套標準。

面對國內消費者,以解決社會問題優先,然後再賺取合理的利潤。

而對於海外市場,那就是奔著利潤最大化去的。

秉承著老外的事情關我毛線事,東西賣給老外就是要把價格定得貴貴的,有本事你就自己搞出能對元界智控有競爭壓力的競品。

搞不出來,那就要麼掏更多的錢,要麼就別用。

等老外真的搞出了具備競爭力的產品,陸安反手就讓產品價格直降十倍起步。

過去的那些年以來,老外就是這麼玩兒的,技術壟斷時價格貴的要死。

當有國產替代產品出現的時候,他們立刻就瘋狂降價,導致剛剛有所起色的國產產品沒有競爭力,無法回籠資金,最後只能破產倒閉。

陸安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