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安回到母校的訊息傳開後,此刻的校園熱鬧的跟過節一樣,好多學生都聚在一塊兒,就是為了瞧瞧師哥陸安的風采。
談完正事後,陸安終於再次露面。
他剛剛一出電梯,整個場面就熱鬧得不得了,連幾位學校的領導都忙得給他擋電梯,可見陸安在母校的受歡迎程度有多高,大家對他的喜歡和崇拜是溢於言表。
尤其是一些出身寒微的學子,早就把他視為偶像和榜樣。
看到熱情的校友們不停地揚手打招呼,陸安微笑著招手致意。
身邊的校友們可沒閒著,紛紛掏出手機拍照,場面熱鬧得很。
社交媒體上很快就出現了大量關於陸安在母校的各種照片,還有不少的短影片。
……
下午,陸安接到了一個訊息,再次跟黃宗晟見面。
“老師。”
陸安站在門口敲了敲門,黃宗晟見狀當即招手道:
“進來進來,告訴你一個好訊息,天文學界最新的觀測資料,很可能銀河系就處在長達20億光年巨型宇宙空洞內,跟你四年前提出的‘本地空洞’假說吻合,已經獲得了部分天文學家的認可,不過還是有較大的爭議。”
聞言,陸安笑道:“不說我都快忘記這茬了。”
黃宗晟旋即遞給他一份學術界的資料,說道:“你看看,這是業內最新公佈的2014年的觀測資料。”
陸安接過材料閱覽。
所謂的“本地空洞”假說,這是陸安在2012年與黃宗晟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現在稱之為“as本地空洞”。
兩人提出的這個假說是給現代意義上的“哈勃常數危機”提供了一個理論解釋,也算是一家之言。
宇宙自大爆炸以來一直都在持續膨脹,而“哈勃常數”是描述當前宇宙膨脹速率的引數,但矛盾之處在於,不同的測量方法得出的“哈勃常數”並不匹配。
基於銀河系超新星和造父變星測距得出的測量值為:72~75千米每秒每百萬秒差距。
基於重子聲學振盪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測量值為:67~68千米每秒每百萬秒差距。
兩者差異引發了現代意義上的“哈勃常數危機”,這不僅在統計學上超出誤差預期範圍,也給天文學家估算宇宙年齡帶來不確定性。
第一種測量值計算出的宇宙年齡約為125億年,第二種得到的年齡則是接近138億年。
目前天文學界的主流認可的是宇宙年齡為138億年。
在2012年那會兒,陸安閱讀天文學的資料得知了現代哈勃常數危機,隨後基於學界公佈的測量值結果提出了“本地空洞”假說。
陸安認為人類所處的銀河系可能位於一個巨大的宇宙空洞中心。
由於空洞的內部與外部相比,星系和物質的數量更少。
這種較低的密度因為空洞內的物質受到的引力更小,而周圍密度較高的區域則受到更強的引力作用並將物質拉向它們。
這就創造了一種錯覺,受到空洞外物體引力的影響,即本地宇宙的膨脹速度比實際觀測要快。
因此,陸安根據已有資料建立了一個模型,得出銀河系可能處於一個直徑大約在20億光年的超大宇宙空洞的中心。
在2012年那會兒,陸安跟老師黃宗晟討論了這個問題,然後就一起發表了一篇論文。
不過當時論文發表之後,在學術界並沒有引起什麼關注,天文學界普遍都不認可“本地空洞”假說,即便到現在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天文學家認可。
今年天文學家分析觀測資料時,發現300萬秒差距範圍內的物質密度,比宇宙在大尺度上的平均密度低了約20%。
這與陸安論文裡的描述和他的建立的模型相吻合,表明本地測量的膨脹速度比實際膨脹速度快了11%,空洞外密度較高區域的引力效應讓人產生了膨脹更快的錯覺。
此刻,黃宗晟說道:“as本地空洞假說對哈勃常數危機的解釋,儘管天文學界普遍還不大認可,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就是你當初預測的銀河系處在一個巨大的宇宙空洞內是真的。”
“觀測證明銀河系位於一個巨大宇宙空洞的中心,其中包含了銀河系所在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以及更高一級的雙魚座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這是一個跨度長達20億光年的空曠宇宙區域,跟你當初的預測幾乎完全吻合。”
所謂的宇宙空洞並不是說裡面空無一物,而是空洞內的星系物質密度相對更低,比如在1981年被發現的“牧夫座空洞”就比“as本地空洞”更加的“空”,而且牧夫座空洞就在陸安提出的本地空洞之內,屬於是更大空洞內的小空洞。
直徑大約2.5億光年的“牧夫座空洞”,其內部平均每1000萬光年範圍才有1個星系。而同樣在1000萬光年直徑的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其星系的數量有50多個。
黃宗晟看向陸安笑道:“你提前就預測出這長達20億光年本地空洞,加上另外的幾個貢獻,現如今的你在天文學界也是名聲大噪了。”
聞言,陸安微笑著說:“也沒什麼吧,當時就是根據已有資料憑直覺推測而已。”
黃宗晟看著這位學生是越看越滿意,笑道:“哈哈!說明天才的直覺不容小覷啊,這次為師又沾了你的光。”
本地空洞又叫“as空洞”,前面兩個字母分別代表陸安和黃宗晟的名字最後一個字的首位字母。
當年,發表論文的時候,陸安想著讓老師的名排在前面,不過黃宗晟讓他的名字排在了前面,顯然是不願搶學生的學術成果。
因為論文主要是陸安搞定的,假說預測是他提出來的,模型也是他建立的。
值得一提的是,陸安目前在天文學界的貢獻,除了提出“本地空洞”理論之外,還有三篇論文,分別是研究暗物質結構、造父變星、卡西米爾效應對時空曲率擾動,尤其後者初步涉及探討真空零點能的宇宙學提取,不過這並不被學界承認。
這三篇論文都是陸安在校期間發表的,前面兩篇涉及暗物質、造父變星的論文則是跟黃宗晟聯名發表的,後一篇則是陸安自己獨立發表的,這個就連他的老師也不認可。
末了,學術討論的話題結束,黃宗晟轉而道:“眼下正處於開學季,你這次回母校,校方希望藉此機會請你面向全校學生,主要是入學新生做個開學演講。”
黃宗晟看向陸安:“為師覺得可以講一講,如今校裡你的迷弟迷妹們可多著呢,你不缺也人才嘛?講一講,說不定會有更多的學子會依照你公司的人才缺口來選專業。”
陸安點頭笑道:“來都來了,那就講點吧。”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