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級科技帝國

第135章 星界動力航天獲國家強力支援

她雙手環抱在前,望著他笑盈盈地道:“畢竟你現在可是號稱人類21世紀抽到的第一張‘金色傳說’呢。”

陸安啞然失笑,順手接過檔案閱覽。

網際網路上熱議“金色傳說”這種聲音就算能起作用也肯定是微乎其微的,上邊斷不可能被這種聲音影響。

能促使檔案下來的這麼迅速,真正的原因是上邊問詢了幾位院士專家,包括陸安的幾位老師黃宗晟、梁勇等院士大佬。

而他們非常看好陸安的潛力,甚至黃宗晟願意用自己的名譽為自己的學生擔保。

正因為如此,方才促使上邊這麼快拍板決策。

院士的能量是巨大的,作為國內科學技術領域最高學術稱號,院士是能夠撬動國家級科研專案、主導科學發展方向,並且能在正策制定中發揮關鍵作用。

末了,陸安合上檔案自顧自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孟秋顏說道:“就定在這個月正式成立星界動力航天公司吧。”

孟秋顏回道:“嗯。”

這次國家是鼎力支援陸安成立國內首家商業航天公司,並且讓四大國家隊企業參股合資成立星界動力航天,然後給予國家級的頂尖航天資源傾斜,讓星界動力航天直接站在國家航天事業基石的肩膀上起跳飛躍。

星界動力航天公司由陸安作為創始人與四大國家隊企業集團共同出資合資成立,公司的註冊資本金200億元人民幣。

陸安作為創始人和第一大股東持有星界動力55%的股權,按比例認繳出資110億元人民幣。

四大國家隊企業分別是:

國家航天科技集團參股15%,認繳出資30億元人民幣;國家航天科工集團參股12.5%,認繳出資25億元人民幣;國家電子科技集團參股10%,認繳出資20億元人民幣;國家航空工業集團,參股7.5%,認繳出資15億元人民幣。

接下來的日子,陸安的工作重心暫時轉移到了成立星界動力航天公司上來,著手建立公司的核心科研部門和工程師團隊。

星際動力航天公司的科研部門,主要由七大部門構成,分別是:

推進系統部;結構與材料工程部;制導導航與控制部;航空電子與電氣系統部;發射與地面系統部;任務與系統整合部、安全與任務保障部。

這七大科研部門是圍繞火箭研製為核心。

陸安對星界動力航天公司的發展有著清晰的三步戰略規劃,或者三個戰略階段,分別對應前期、中期、後期。

第一個階段就是搞火箭,第二個階段搞可往返地球與外太空的運輸飛船;第三階段則是搞具備跨行星間遠端航行能力的各種大型客/貨運飛船、太空戰艦/運輸艦等。

……

元界智控董事長辦公室。

孟秋顏專注手中的文字迅速備忘,陸安則是一邊思量著一邊說道:“推進系統部,需要的關鍵工程師和科學家包括,火箭發動機設計師、推進劑化學家和工程師、燃燒動力學專家、渦輪機械工程師、流體系統工程師、試車臺工程師。”

孟秋顏逐一將陸安說的進行書面備忘。

推進系統部堪稱是火箭的心臟,其核心任務包括設計、研發、測試火箭發動機以及燃料/氧化劑系統等。

孟秋顏說道:“好了。”

陸安旋即說:“結構與材料工程部,結構設計師、應力分析師、材料科學家與工程師、熱防護系統工程師、機械系統工程師、無損檢測工程師。”

與此同時,孟秋顏將之逐一書面化。

這個部門相當於火箭的筋骨,其核心任務是設計火箭箭體、貯箱、級間段、有效載荷介面卡、著陸機構的結構,研發或選用能承受極端環境的先進材料。

孟秋顏點點頭:“嗯。”

接下來,陸安逐一將另外幾大部門也逐一安排了。

制導、導航與控制部等同於火箭的大腦,其主要任務就是設計火箭的飛行控制計算機系統,開發導航演算法,設計控制演算法、設計感測器系統等等。

航空電子與電氣系統部如同火箭的神經系統,核心任務是設計、整合火箭的所有電子系統、供電、配電、線束、通訊、資料採集、飛行儀表、動作控制等等。

發射與地面系統部,這是火箭的起點與基石,該部門的主要職能是設計、建造和維護髮射臺、發射塔、燃料加註系統、火箭運輸裝置、任務控制中心、遙測接收站、可回收著陸場等。

任務與系統整合部,這是火箭的總設計師,是核心中的核心,負責定義整個火箭系統的需求;協調所有分系統的設計和介面;進行系統級效能分析和最佳化;管理技術風險;確保最終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完美工作。

最後是安全與任務保障部,建立並維護公司的安全管理系統。

末了,孟秋顏迅速從頭閱覽了一遍備忘錄,不由得感嘆道:“難怪需要得到國家的強力支援,就這七大系統部門下轄的上百個技術組,光是湊齊每個技術組的組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頂尖專業人才實在太多了……”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