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級科技帝國

第132章 轟動業界〔二合一加餐〕

任職公司cho的張鶴之旋即說道:“我們公司待遇當然是沒的說,但那些來不了的人才,普遍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有子女且到了上學的年齡。”

“這些人才放棄入職元界智控,最大的因素是嘉寧市的教育資源條件迫使他們二選一,比如一些在京圈的,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來,在工作和孩子之間選擇了後者。”

嘉寧市畢竟是個三百多萬人口的普通三線城市,沒什麼特殊的z治地位,許多資源都是沒法跟京圈相比的。

對於那些真正的頂尖人才,他的選擇面也更廣,去別的大廠也是高待遇,只是相對而言沒有元界智控這麼高罷了。

別的大廠開出300萬的年薪,元界智控500萬,這個時候為了孩子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寧願少拿200萬,因為300萬的年薪也可以在大城市立足了。

與會的於長樂說道:“那就去京圈還有另外幾個一線城市建分割槽總部,母公司現在的員工規模已經超過1.5萬人,公司發展到現在,總部在嘉寧市的確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開始制約公司的發展,我認為在國內的幾個大城市建分割槽總部已經很有必要。”

眾人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這時,會議首席的陸安說道:“長樂說的對,這就是我想要說的,建分割槽總部要提上日程。”

鏡宣隨後發言:“在沿海四大一線城市都建一個嗎?”

陸安說道:“分割槽總部確實要建四個,但不都是在沿海城市,花都鵬城兩個一線城市都在珠三角,這裡建造兩個分割槽總部有些資源重迭浪費了。”

鏡宣:“也對。”

陸安掃視在場的人接著說:“圍繞沿海三大經濟帶各建一個分割槽總部,珠三角經濟帶建一個,選址就在鵬城,長三角經濟帶就在申城建一個,然後環渤海經濟帶就在京城建一個。”

停頓了片刻,陸安補充道:“最後一個分割槽總部就定在江城,以該城市輻射川蜀中西部經濟圈。”

與會的眾人聽了都連連點頭認可,於長樂說:“這樣的佈局基本上就把全國的人才都涵蓋上了,我贊同。”

大boss還有ceo都贊同了,在場的其它高管當然沒意見了。

其實這樣的佈局安排,陸安在元界智控剛成立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下來,只不過並非那個時候該做,時機還沒到也就沒有說。

但現在顯然時機成熟了,也就順理成章的推進。

建立分割槽總部的事情也在會議上敲定,然後就是討論預算的問題。

與會的楚驍說道:“這四個城市都是人口超過千萬級別的超級大都會,地價都是寸土寸金,江城的地價低一點,但也是相對而言,實價也不便宜,分割槽總部又是一筆大預算。”

嘉寧市河東區正在建設的新總部預算75個億,因為幾乎沒有拿地成本,而在一個分割槽總部若是達到嘉寧總部三分之二的規模,75個億肯定打不住的。

去鵬城、江城等四大城市,人家可不會給你低成本拿地。

原因是分割槽總部並非獨立核算,其財務併入總部統一管理,企業所得稅在嘉寧匯總繳納,分割槽總部所在地只有增值稅的部分。

這種情況下,人家又是大城市,你來肯定是熱烈歡迎,但不可能給你太大的優惠。

而分割槽總部要按照陸安的佈局規模,光是拿地成本得要30個億左右,比如京城的建築規劃是有著限高要求,那就得增加用地面積。

經過一番商討,陸安最終拍板道:“京城分割槽總部,建15棟辦公樓可容納3萬個工位,外加1個可容納萬人規模的大型研發中心,每棟辦公樓可容納2000個工位,預算113億吧,到2019年全部竣工。”

這是進行的總規劃,人員招聘是慢慢擴大,十多棟辦公建築也是分了好幾個工期,比如第一個工期建成3棟辦公樓投入使用,屆時可以容納6000人辦公。

等差不多招滿了6000人,二期也差不多建成了。

陸安有條不紊地道:“申城、鵬城、江城的分割槽總部都一樣的規格,要3萬個工位外加1個萬人研發中心,預算分別是105億、100億和87億。”

算下來,四大分割槽總部的預算合計405億。

坐在旁邊的孟秋顏沒閒著,這些涉及公司財務預算的事宜,她正逐一記錄下來。

末了,陸安環視眾人笑道:“這件事規劃好了,未來五年應該夠用了。”

換句話說,五年後的元界智控將會擁有20萬員工規模,每個分割槽總部招滿人是4萬人,4個就是16萬人,嘉寧總部是5萬人。

這20萬人都是母公司元界智控的正式員工,並沒有計運算元公司元界製造。

要跟上母公司的發展節奏,元界製造未來的員工規模只會比母公司大,陸安的預估是30萬人,那就是足足50萬的超大規模,妥妥的巨型企業集團。

此事敲定下來,陸安便解散了會議。

大方向已經拍板決策,具體事宜就讓手底下的人去執行。

……

兩天後,3月25日週五。

元界智控釋出重磅公告引爆了科技圈、媒體圈和資本圈。

公司釋出了與八大新能源車企廠商、十大國內智慧手機廠商達成合計總價值914.5億的固態晶格電池超級大單。

此訊息一出,當天就上了媒體頭版頭條。

科技圈和資本圈都炸開了鍋,尤其是外界發現了八大新能源車企廠商裡面,比雅迪赫然在其中,而且還是一家的電池採購量佔了八大車企的一多半。

媒體界紛紛驚呼傳統老牌“電池大王”要隕落了!

之前業內外就盛傳比雅迪要放棄電池領域,當時傳聞搞的該企業內部人電池業務部的員工心惶惶,為此迪子還出來闢謠了。

好傢伙,謠言謠言,原來是指遙遙領先的傳言啊。

比雅迪直接豪擲百億巨資,從元界智控那兒進貨固態晶格電池,而且一口氣下單了超過10萬輛新能源車所需的電池訂單,去年比雅迪全年的新能源車銷量也不過6.2萬輛。

現在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去元界智控採購固態晶格電池等於直接做實了比雅迪真的放棄了電池業務。

而迪子這次沒有出來闢謠,採取不予置評的態度。

那就是預設了。

“太震撼了,比雅迪這種在電池領域深耕十數年的行業巨頭居然連掙扎一下都沒有,直接就認輸了,元界智控的固態晶格電池難道真的就沒有一合之敵嗎?”

一位業內資深從業者看到這個訊息時滿臉寫著震撼。

作為業內人士,他以前從沒有感受顛覆性的技術橫空出世會帶來如此強烈的心靈衝擊,他能從中感受得到曾經的“電池大王”是有多絕望會如此乾脆利落的認輸。

“元界智控真的開始改變世界了,電池領域的新王者出現了!”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