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雙眸閃爍著異彩,望著陸安透著滿滿的崇拜。
陸安微笑道:“好了吃飯吃飯,吃完我得思考成果轉化應用之事。”
孟秋顏嬌笑盈盈地道:“那不行,今天你已經用完5小時,剩下的3個小時歸我了,你還沒交糧呢,先把糧交了再說。”
聞言,陸安煞有介事地說:“你這樣浪費天才的時間,等同於阻礙人類文明的進步。”
孟秋顏望向陸安揚嘴笑道:“明明是為了延續傳承人類優秀基因在努力積累豐富經驗好吧。”
……
接下來的日子,陸安除了已有的工作外,新增了一個開發任務。
那就是著手基於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解析解進行應用成果的轉化,即開發一套類似於cfd軟體的全新計算機模擬模擬實驗軟體,在計算機中模擬流體流動及相關物理現象的虛擬實驗技術。
陸安給它起的名字暫定為“星流”模擬模擬引擎。
以後研製新一代戰鬥機、火箭等等,真的不需要頻繁吹風洞。
阿鎂立卡沒有先進的風洞技術,只能靠理論模擬,但問題是沒有精確預測的理論模擬,得到的資料是不靠譜的。
而陸安要開發的這套模擬軟體,可以說是無限接近精確解。
不吹風洞就能解決99.999%以上的問題,可大幅節省研發成本的投入,大幅提高效率減少時間成本,縮短研發週期。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解析解對模擬模擬實驗領域將會帶來革命性的提升,推動整個架構的根本性變革。
其一是理論完備性的突破。
現有cfd依賴雷諾平均或大渦模擬等近似模型,而解析解可直接描述湍流的瞬時三維結構,消除模型誤差。
例如,透過解析解可精確預測湍流渦旋的生成、演化和耗散,無需依賴經驗性的亞格子模型。
非牛頓流體的流動特性可以透過解析解直接描述,無需引入額外的本構方程。
其二是計算效率指數級提升。
解析解可繞過數值方法的網格依賴性。例如,傳統dns模擬高雷諾數湍流需數萬億個網格單元,而解析解可以透過數學表示式直接輸出結果,將計算時間從“月級”縮短至“秒級”。
平行計算的架構將被重構,基於解析解的“星流”模擬軟體可利用符號計算直接求解,而非依賴分散式記憶體的數值迭代。
其三是極端條件的超高精準預測。
在超高溫等離子體中解析解可突破連續介質假設的限制,直接描述分子間相互作用,例如核聚變裝置。
航空航天領域的高超聲速流動,例如航天器再入,可透過解析解精確計算激波與邊界層的相互作用,替代現有依賴試錯的工程經驗。
不過,即使存在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解析解,基於此開發的“星流”模擬軟體仍需與數值方法結合,原因在於複雜幾何的適應性、多物理場耦合的不可替代性和實時性與計算資源的權衡。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解析解將為“星流”模擬軟體帶來理論完備性、計算效率和預測精度的三重革命。
完全版的星流軟體工具,將是解析解+數值方法+實驗資料+人工智慧的混合體,推動人類從“經驗設計”邁向“第一性原理驅動的精準控制”,這無疑是開啟了一扇新的觀察之窗。
開發“星流”模擬軟體的事情只能陸安自己來完成。
有團隊協助自然效率能快一些,但前提是團隊成員能看得懂,陸安還要先教學指導,等他們能夠協助自己開發,自個兒早就完成了初代軟體的開發了。
效率反而變慢了。
而且這個必須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只能自己會,那就只能自己來開發,以後也是自己來迭代升級,陸安就是要將真正的核心科技與自己深度捆綁在一起。
時間一長,當積累了足夠龐大的的沉沒成本,就是技術層面的核威懾。
我要是出意外,那我搞出來的東西你們都用不了,你們的沉沒成本可就全完了,你們最好希望我安然無恙。
陸安把這套軟體工具開發出來之後,再分離一個降級閹割的公用版賣給別人使用。
公用版本推出市場,自己用自然是最好最先進的版本,從而讓自身保持獨家優勢的同時,也能整體推動人類科技水平的進步。
畢竟,2028年後的“蒙特摩洛斯”小行星危機,需要人類的科技水平整體向上抬升,光靠當下的生產力水平和技術水平是不可能解決小行星危機。
推出公用版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這是一張能對別人很要命的“卡脖子”王牌。
直接就能攻守易勢,長期以來毆鎂也在cfd領域卡脖子。
以後就兩極反轉了,能反過來卡毆鎂企業的或科研機構的脖子,我要是不爽了這套軟體工具就不給你用,那你很快就會落後於時代。
而且像阿鎂立卡絕對會超級難受。
用吧,萬一陸安在私底下悄摸摸的給軟體做了手腳,怎麼辦?得出的模擬實驗結果,信還是不信?
不用吧,可別人都在用啊!
你要不用就會眼睜睜看著後面的人追上你,前面的人很快就看不到影。
再回頭一看,後面的人都領先你了,你不傻眼了?
這叫什麼呀?這叫一根筋變成兩頭堵了呀。
推出公用版本後,相關領域相關行業企業或機構是必買必用,堪稱絕對剛需。
因為你不用,但如果你的同行用了,你即使現在領先,也很快就被追上並反超,你要是處於落後的狀態,那就徹徹底底完犢子,早點破產清算吧。
以後相關公司相關領域誰還敢得罪陸安這尊大爹?
惹他不高興了,直接給你停了,對他而言只是少賺了點錢,但對你而言無異於是天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