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當一個安靜的學霸

第89章 光學和量子論

從宏觀的光學折射到微觀的離子俘獲,從海市蜃樓到電子基態,這沒有什麼聯絡。

物理學包含的東西太多了,沈奇切換到量子模式,開始解答這道16分的計算題。

複賽開局就是兩頭攔路虎,第二題也不輕鬆。

首先,沈奇需要從海森堡身上找到靈感。

海森堡並不是個地名,他是德國的一位傑出物理學家,對量子論的貢獻僅次於愛因斯坦。

海森堡是個人才甚至可以說是物理天才,他在31歲時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已不惑。

歷史上對於海森堡的評價存在爭議性,他在二戰期間為德國**搞科研,研究原子彈。當然了,最先搞出原子彈並運用於實戰的是美國人。

拋開海森堡的政治取向不談,他提出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在學術界地位很高。

沈奇先使用“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突襲一波,設a^(z-1)+中唯一的電子處於基態。

在此態中稍加處理可得電子到原子核中心距離平方值的平均值r0^2。

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數學運算。

參加物競複賽的高中生只需知道,r0^2定義為位置座標不確定量平方(△x)^2、(△y)^2、(△z)^2之和即可。

優秀的高中物競選手的要求是能簡單運用“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不必深入理解。深入理解那是大學生的業務,以後再說吧。

依葫蘆畫瓢,沈奇在此態中得到電子動量平方的平均值p0^2。

a^(z-1)+離子俘獲一個電子後發射一個光子,這個過程必然遵守能量守恆、動量守恆。

兩個守恆關係都包含發射光子的角頻率w0,它們構成包含w0的方程組。

由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x)(△px)≥1/2

(△y)(△py)≥1/2

(△z)(△pz)≥1/2

能量守恆方程可具體表示為:

1/2meve^2+1/2(m+me)v^2+e離=1/2(m+2me)μ^2+e’離+w0

接下來需要實施一波稍顯複雜的數學操作,這個操作對沈奇來說不難:

o(n_n)o喵o(╥﹏╥)o……

(上面這個式子在rd中顯示是亂碼,腦補吧,作者無能為力)

數學、物理學研究到一定程度在外人看來跟玄學沒太大區別。

數學家、物理學家不需用任何文字語言表達思想,他們一言不合就丟擲一堆符號,自己看吧,看懂了咱們再說話。

歷經一系列的推導演算,沈奇最終得到了z的值。

z=4

“這……z等於4。”沈奇略作思考,在心中默數,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