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德也是滿意地點頭。
楊帥雖然不是那麼通人情世故,但他很有禮貌。
或許是禮貌的新秀運氣不會太差,又或許是覺得有必要給楊帥分享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經驗,伯德還饒有興致地給楊帥說了一些nba的人際關係。
那其中有一段理解讓楊帥尤為印象深刻。
“這裡和校園籃球最大的不同就是隊友關係,在這裡,你們只是同事,競爭會無處不在,尤其是那些老球員,他們會把新秀視為工作安全的威脅。”
伯德這句話揭開了nba的殘酷一面,楊帥也受到認知衝擊,畢竟他認知中nba隊友之間的關係還是挺不錯的。
不過他很快也想起了當初巴克利在耐克訓練營說過的那句話,不要把nba球星當成偶像。
這或許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在新聞上看到的那些,什麼“水花兄弟”、“詹眉組合”,其實都是nba和媒體想讓他們看到的。
伯德的話算是給他提前打了預防針,讓他對未來潛在的激烈競爭有了心理準備。
第二天,楊帥去買了一臺電腦,他想透過上網先提前瞭解一下他的隊友們。
只不過真的等電腦買來後,他發現這個時代的網路實在是有些落後,能查到的只有一些時政新聞,就連nba官方網站都只有一些新聞簡報。
網路這條路行不通,他只能等球隊訓練營開啟。
當然他不是在家裡等,而是帶著迪弗朗西斯科“住”進了城市廣場球館。
nba級別場館配套的訓練器材比他家裡買的那些要齊全得多,而且室內的投籃訓練環境也比室外要好不少。
不過他的單獨訓練並沒有持續太久,僅僅過了一週後,球館就來了其他人。
停擺讓nba在夏天的時候按下了暫停鍵,等到停擺結束,nba又被按下了加速鍵。
新賽季揭幕戰的時間不會變化,甚至季前賽場次也不會減少,這就讓那本該在一整個夏天完成的自由球員市場、球隊訓練營,全都擠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
楊帥最先見到的,就是雷吉·米勒。
米勒楊帥自然是認得出的,上輩子看nba的時候經常能夠在解說席看見他,一副加州佬的模樣。
球員時期的米勒除了看起來年輕一點,樣子基本上和他印象中的沒有太大區別。
他和庫裡一樣,都是臉型不會隨年齡變化的型別。
說起來自打到了印第安納波利斯,無論是來時路邊的宣傳廣告牌,還是球館正面的宣傳海報,米勒的身影都隨處可見。
楊帥看見後也是主動上前去和米勒這個球隊老大打招呼。
不過米勒對他似乎並不太感冒。
這就是伯德說的老球員將新秀視作工作威脅嗎?
可是似乎也解釋不通。
一個球隊老大和一個新秀,這二者之間暫時應該還談不上什麼競爭。
好在楊帥只是出於禮貌性地打招呼,既然米勒擺個冷臉,他也沒必要用熱臉去貼冷屁股。
於是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出現了十分“和諧”的一幕:楊帥和米勒兩個人都在訓練館揮汗如雨,但都在各練各的。
時間一晃來到10月初,這時候nba自由球員簽約和交易基本上塵埃落定。
這個年代的nba不像楊帥熟悉的那樣流行組隊、抱團,大的流動相對較少。
不過其中幾筆簽約還是格外引人關注,就連在訓練館內的楊帥都有所耳聞。
其中最大的一筆交易來自熱火隊和黃蜂隊。
因為莫寧拒絕和黃蜂隊提前續約,黃蜂隊最終把他送到熱火隊,換來了格倫·萊斯和1996年的首輪籤。
莫寧在黃蜂隊三個賽季穩定貢獻20+10的資料,並且還能送出3個以上的蓋帽,在上賽季也入選了全明星,這是一筆足以改變兩支球隊命運的交易。
因為當初在熱火隊試訓過,楊帥自然也想過為熱火隊效力的可能性。
現在熱火隊換來莫寧,他如果在熱火隊的話,兩人的組合不知道會不會成為另一個“ok組合”。
當然現在的話,那隻能是在if的世界裡了。
而另外一筆引人關注的交易則是公牛隊從馬刺隊交易來了羅德曼。
當然羅德曼所帶來的轟動和莫寧的又不太一樣。
雖然依舊在上賽季是聯盟的籃板王,但是已經35歲的羅德曼在市場上是個負資產。
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刺頭性格,他上賽季不僅場內和主教練波波維奇鬧得不可開交,場外也是麻煩不斷。
一個球員賽季中最為人熟知的竟然是一段和麥當娜短暫但社會關注度極高的伴侶關係,可想而知這個球員現在有多糟糕。
馬刺隊想要交易羅德曼,但幾乎沒有市場。
而這筆交易之所以轟動,是因為羅德曼曾經是“壞孩子軍團”的一員。
“壞孩子軍團”和喬丹之間的恩怨罄竹難書,羅德曼和喬丹當年的恩怨自然也不會少。
但現在羅德曼竟然要去公牛隊了,這不得不說極富戲劇性。
步行者隊在自由市場上亦有所斬獲,也就在這時候,球隊官方訓練營正式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