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的河

第21章 大人物

錦標賽的賽程是一天兩賽,上午一場下午一場。

蓋世威隊下午的對手實力不如奇蹟隊,但是他們打的卻比上午要艱難。

薩迪厄斯認為這是球隊在上午比賽對抗強度過高體能不足導致的,並未在意。

不過在結束了下午的比賽回到酒店之後,楊帥、皮爾斯和加內特三個人卻聚在一起聊起了他們的配合問題。

最後出乎一致的,他們都認為球隊陣地戰進攻應該更多由加內特發起。

因為皮爾斯本質上是個得分手,他無論是傳球視野還是傳球意識都不如加內特。

而且加內特並不是傳統內線,他可以打高位策應,能夠拉空籃下,對於球隊攻擊對手禁區也大有幫助。

年輕人的特質就是說幹就幹,等到第二天比賽的時候他們就按照新的比賽策略進行。

結果只花了三節不到的時間,他們就領先了對手多達30分,比賽完全呈現出了一邊倒的趨勢。

而這樣的比賽在蓋世威隊的身上不斷髮生著,他們一場接一場的大勝對手,最終以全勝戰績殺進淘汰賽。

所謂的體能問題在他們身上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樣的表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球探和記者的關注,他們被認為是天賦溢位的隊伍。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他們在各大榜單的排名都有了提升,加內特開始成殺入各大媒體1995屆新秀榜單的前三,皮爾斯也殺入了前四十。

當然提升最大的還要屬於楊帥。

原本排名1995屆120名的他直接坐火箭似得,先是直接殺進前100,然後90、80、70,最後殺到了69名。

現在再回頭去看保羅的那番建議,充分說明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錦標賽在第五天進入到了淘汰賽的程序,蓋世威隊的表現也絲毫不減。

他們一路淘汰對手,最終成功打進了錦標賽決賽。

決賽是在最後一天打,而且比賽場地換到了拉斯維加斯大學的主場托馬斯·馬克中心。

這是一座nba級別的球館,能夠容納1萬8千多觀眾。

之前在西部論壇球館的時候楊帥想象不出在那裡打球的真實場景,現在他有機會提前體驗到了。

決賽的前一天,保羅也來了拉斯維加斯。

他給楊帥帶來了一個重要的訊息,明天的決賽有一個叫桑尼·瓦卡羅的“大人物”會來現場。

楊帥並不知道瓦卡羅是誰,但在保羅隨後的介紹中知道了這個傳奇人物。

每個人都知道喬丹締造了耐克如今的品牌地位,卻沒多少人知道耐克能夠成為那個幸運兒,和瓦卡羅的存在密不可分。

當初就是瓦卡羅把喬丹引薦給了耐克,並且在耐克高層猶豫的情況下說服他們全部下注喬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瓦卡羅就是耐克帝國的幕後推手。

不過後來因為利益衝突和耐克總裁鬧掰,瓦卡羅跟隨耐克前副總裁羅布·斯特拉瑟以及首席設計師比德·摩爾一起跳槽到了阿迪達斯。

當然這些商業方面的事情和現在的楊帥並沒有太大關聯,真正和他有關聯的,也是保羅和楊帥講述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瓦卡羅曾經在耐克創辦過針對高中生的精英籃球訓練營,並且聲名遠播。

在瓦卡羅跳槽到阿迪達斯之後,他也把這個訓練營帶到了阿迪達斯,並且命名為abcd訓練營。

所以之前在給教練寄錄影帶的時候,他也設法給瓦卡羅團隊的人寄了一份,不過最後石沉大海。

或者是瓦卡羅本人並沒能看到錄影,又或者是瓦卡羅看了之後覺得楊帥實力不夠,總之之前的計劃沒能成功。

但是現在瓦卡羅本人來了比賽現場,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

如果楊帥能夠打出好的表現入了瓦卡羅的眼,加入abcd訓練營,那對他的幫助甚至高於這次aau錦標賽。

因為在那些精英訓練營中,球探和媒體們的目光會更加集中,甚至還會有nba球探的出現。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這是一場他必須打好的比賽。

這個年代沒有社交媒體,錄影裝置在這種級別的賽事裡也很少見到,所以想要研究對手是很困難的。

不過在決賽日當天的訓練課上,薩迪厄斯還是儘可能把他所知道的資訊分享給了他的隊員們。

他們決賽的對手叫帕特森隊,是上一屆錦標賽的衛冕冠軍,在上一屆冠軍賽中以60分擊敗了對手。

帕特森隊的核心是蒂姆·托馬斯。

托馬斯是一個身高2米08的大前鋒,他的特點是全能,尤其是進攻端無所不能,從九年級開始他就是1996屆的全美第一高中生。

球隊的另外一個核心是小前鋒、因為來自代託納海灘市而被人稱為“陽光”的文斯·卡特。

這幾天都在這塊場地上打球,這兩個人的名字楊帥算是沒少聽。

尤其是卡特,保羅之前在討論1995屆高中生的時候也提到過,甚至“ufo”、“半人半神”的名號他在上輩子就已經知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