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親手送走里奇蒙德之後,現場球迷的情緒也來到了最高點。
而接下來的決賽把那種情緒維持了下去。
雖然連續出戰三輪讓選手體能不可避免的下降,但率先登場的萊格勒再次投出20分。
從第一輪的23分,到第二輪的22分,再到決賽的20分,萊格勒簡直就是個機制怪。
隨後登場的楊帥發揮則是繼續體現他的穩定性,這個時候兩側底角的發揮成為了比賽的勝負手。
雖然他中間三個點加起來比萊格勒要少得了1分,但是他底角兩側都比萊格勒多進了一個球。
最終楊帥的得分定格在21分,擊敗萊格勒成功摘下了1996年三分球大賽冠軍。
當比賽結束的那一刻,全場球迷都起身為眼前的比賽鼓掌歡呼。
三分球大賽這種最單調的比賽,愣是被楊帥、里奇蒙德和萊格勒玩出了最驚險刺激的劇本。
毫不誇張地說,他們這是把三分大賽給直接玩出了新高度,也玩出了熱度。
要不是這個時代網路不發達,這高低已經得上熱搜了。
比賽結束之後,現場進行三分球大賽冠軍的頒獎儀式。
楊帥兌現了他賽前的豪言,穿著他的步行者隊配色球鞋站上了領獎臺。
負責頒獎的正是伯德。
當伯德把獎盃遞到楊帥手裡的時候,坐實了楊帥“伯德第二”的一幕註定要成為經典。
在頒獎儀式結束後,伯德還拉著楊帥聊了好一會兒。
當初是他力薦步行者隊選擇的楊帥,現在看到楊帥在步行者隊越打越好,又在全明星賽場閃耀,他自然是感到高興。
甚至看著楊帥在三分大賽的這波操作讓他一下回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他都有種想要走上教練席執教楊帥的衝動。
球迷們還沉浸在三分大賽的興奮當中,而此時扣籃大賽的選手們已經開始預熱。
和三分球大賽一樣,因為逐漸雞肋化,成名球星已經都不來參賽,那種威爾金斯、喬丹、“土豆”韋伯上演巔峰對決的場景已不再,現在來參加的基本上都以年輕球員為主。
今年參賽的一共有6人,其中就有4個人是新秀。
此時鏡頭也是再次給到楊帥。
作為今年全明星週末勞模的楊帥,楊帥即將迎來本次全明星賽的最後一個賽事。
他能否像之前的三分球大賽那樣給人們帶來驚喜也是球迷期待的部分。
而且參加今年扣籃大賽的選手楊帥之前都已經交過手,其中像傑裡·斯塔克豪斯、約翰·斯塔克斯,那更是之前和他在場內場外有過沖突的。
這也是一場恩怨局。
扣籃大賽的規則同樣和楊帥所知道的不太一樣。
它雖然也分預賽和決賽,但預賽是要求球員在90秒的時間內完成至少3次扣籃,然後取得分前二的分數總和為最終成績,然後取前三名進入決賽。
而到了決賽之後,球員需要在90秒內完成兩次扣籃,然後取得分高的那一扣為最終成績,來決定最終的冠軍歸屬。
當然,評委一樣都是5人,“冰人”喬治·格文、“j博士”歐文都在其中,含金量十足。
楊帥是第一個登場的。
他的出場也讓現場響起了一陣歡呼聲。
雖然現場有一眾全明星在,但此時此刻,楊帥就是這塊場地上最受關注的那個人。
楊帥開場的兩扣選擇的都是難度相對比較容易的扣籃動作,一個是180°轉身扣籃,一個是大風車扣籃。
這也是他觀察了過去幾年扣籃大賽錄影後總結出的經驗,這是為分數先打個底。
畢竟一上來就追求高難度的話,很可能最後會連兩扣的分數都沒有,完全失去了晉級決賽的希望。
楊帥的殺招可是準備等到了決賽再用的。
場邊負責轉播的是厄尼·約翰遜和馬伕·艾伯特。
在看完了楊帥的前兩扣後,艾伯特臉上浮現出一絲欣喜之色。
當初被楊帥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狠狠打臉,這位名嘴可是一直想等一個機會把場子給找回來。
現在他終於等到了。
“漢森作為亞洲球員的彈跳令人驚訝,但想要在扣籃大賽上奪冠還是希望渺茫。”
聽著艾伯特的評價,約翰遜也點了點頭。
從之前《nba內幕》節目能看出,約翰遜對楊帥其實是比較看好的那一類。
但是就楊帥目前拿出的扣籃動作來看,別說爭冠,想要進入決賽都有一定難度。
“那你覺得他還需要做出怎樣的扣籃動作才有機會?”約翰遜也是很懂節目效果的。
“罰球線扣籃,雖然我知道那有些不切實際。”
扣籃大賽截止到目前為止,最有視覺衝擊力的就是罰球線,喬丹當年也是靠著那一扣擊敗了威爾金斯和韋伯,並獲得了“飛人”的稱號。
但目前為止,別說亞洲球員,就是白人球員都沒有做到這一點的。
“他好像真的準備那麼做。”
艾伯特話音未落,約翰遜已經是略顯吃驚地開口。
現場更是在此時響起了一陣巨大的躁動聲。
因為楊帥拿著球到了中場的位置,這是罰球線扣籃的標準起手式。
楊帥拿著球開始了衝刺。
等快衝到三分線的時候他開始稍稍降速,然後等到了罰球線內一步騰空而起,接著右手把球拉高,整個人在空中滑翔著朝籃筐飛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