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知道的?”
秦秋霞疑惑地看向自己的兒子。
她記得那位姓鐘的高管幾次來找路哲軍談投資的時候,路知塵應該不在場才對。
“啊我好像聽別人說起過。”
得到答案的路知塵心不在焉地咀嚼著排骨,隨口敷衍道。
秦秋霞奇怪地看了兒子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道。
“知塵啊,他們那些事你還是不要去管了,彎彎繞繞的弄不清楚。”
“你只要按照現在的成績把學習顧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等到高考之後再說。”
路知塵聽著自家老媽的話,有些驚訝。
他能感受出來,老媽其實是不贊成老爸去搞那個投資的。
說實話,這門隨著鍾森找上門來的投資專案極其誘人。
鍾森聲稱,他能夠低價拿到手機貨源然後高價販賣出國,唯一缺的就是資金。
投進去一千,一個半月後能拿到一千三。
投進去一萬,一個半月後能拿到一萬四。
投進去十萬,一個半月後能拿到十六萬。
區區四十五天,盈利率最低都有百分之三十,而最高的盈利率甚至達到整整百分之六十!
而最重要的是,這個專案百分百盈利,毫無風險。
剛聽到這話時,路哲軍感覺很不可思議,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路哲軍一路摸爬滾打,能以四十來歲的年紀當上企業高管,必然不是什麼愚笨之輩。
他對這種來歷不明卻有著豐厚回報的投資專案向來有著極高的警惕性。
可在這位鍾森背後的,是數百名已經拿到高額回報喜笑顏開的投資者們。
老實巴交的農民,市中心小學的教師,醫院的醫生,公司裡的小職員,也有和路哲軍一樣的企業高管。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全都拿到了被承諾的回報。
沒錯,是全部,所有人。
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的回報率,週期只需要短短的四十五天。
而這其實是鍾森第三次來找路哲軍了。
第一次,路哲軍覺得是完完全全的騙局,直接表示拒絕。
而鍾森也沒有強求。
四十五天後,鍾森帶著第一輪盈利的訊息又來找了路哲軍一次。
路哲軍思考良久,最終決定還是再觀望一下。
又是四十五天後,盈利的人更多了,其中就包括路哲軍的幾名好友。
他們在上一輪就經受不住如此暴利的誘惑投了錢進去,路哲軍其實也勸阻過他們。
當時有人是這麼說的。
“哲軍啊,知道你生性謹慎,所以我們先幫你去探探路。”
“如果我們虧掉了,你就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如果我們賺了,你再投。”
第三個四十五天過去後,在他看來有些冒進的朋友們拿到了整整百分之六十的回報。
而謹慎的他分文未賺。
而如今,鍾森第三次來了。
秦秋霞認為這種百分百盈利的所謂投資專案必然有貓膩,能不碰就絕對不要碰。
而路哲軍雖然也覺得不對勁,但只要自己能夠拿到利潤全身而退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秋霞,這就是我們的機遇,幾十年不遇的大機遇,我已經錯過了整整兩輪了!”
“你知道嗎,要是我從他第一次來找我就投了十萬的話,如今已經是整整26萬了啊,這僅僅只過了三個月!”
“如果再多投一點呢?二十萬呢?三十萬呢?”
沒有人能在如此高昂的回報率下保持本心。
路哲軍沉思良久,最終決定先投二十萬試試水。
秦秋霞的擔心是對的。
這個在08年堪稱新奇且暴利的投資專案,在後來有一個幾乎人盡皆知的名字。
龐氏騙局。
1919年,龐茲向人們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回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