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兩年後上映的美劇《愛在日落黃昏時》,同樣是理查德·林克萊特執導,是《愛在黎明破曉前》的續集。
這部電影作品憑藉著新穎的表現形式,獲得了當年的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以及第二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
最主要的跟他們的考題十分契合不說,在劇情上也非常的出彩。
男女主人公一場九年後的相遇,身份的不同人生軌跡的差異,讓他們此次的見面短暫而寶貴。
與傳統美式浪漫愛情電影所不同的是,該作品標新立異的採用對話的形式貫穿開始到結尾。
它沒有任何跌宕起伏的劇情和多餘人物的切換,男女主角全程以對話交談的形式,闡述了彼此的人生和對於愛情的見解。
說幹就幹,洛珞結合了一下記憶中的情節和臺詞,對比了一下自己和劉藝菲的情況後,開始了劇本的籌劃:
“我的角色是一個在當地比較有名氣的報社編輯,你的身份則是一個高校的英語老師,咱們五年前因為一次偶然的邂逅在一起.”
洛珞沒有完全按照電影的情節來演,甚至在主角身份上都直接改寫了一下,臨時借用一下老洛同志的身份,畢竟是他老爸幹了幾十年的工作,身份足夠熟悉。
如果說要演一個特定角色的話,那恐怕他最擅長的就是報社編輯,記者之類的角色了。
洛珞一邊構思著劇情,一邊敘述著,所以語速並不快。
劉藝菲則是奮筆疾書的記著,甚至還有空閒回顧之前寫下的劇情,然後就不時的抬起頭震驚的看了過來。
之前那個女生說他劇本寫的特別好,她雖然相信了,否則也不會因為被分到一組就這麼開心,但她依然沒有想到,所謂寫的好居然是這樣的程度。
她還真不是一般的幸運呢。
在洛珞的口中,他們兩個的愛情並沒有太多複雜的過程,而是最最浪漫的一見鍾情,甚至連分手都沒有常見的愛情劇裡的矛盾重重。
兩人在書店相遇,共同的興趣和談吐讓他們迅速墜入愛河。
他們在美麗的護城河上泛舟,在街頭漫步,無所不談,興致勃勃。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現實的緣故讓兩人不得已的選擇分開,在這個通訊還不發達的時候,寫信是兩個人唯一的通訊手段。
但是在五年前的約定見面日,女生的祖母去世,她需要參加葬禮,因此未能赴約,這次錯過導致了他們長時間的分離,直到九年後的重逢。
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兩個人五年後在一家咖啡廳偶遇了,但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有了各自的家庭。
雖然之前的邂逅和愛情來的飛快,即便是最後的分手也沒有絲毫是兩個人的問題,而是迫於時間空間的差距,無奈的錯過了。
但此刻即便重逢,甚至彼此之間仍然有著深深的感情,但各自的家庭,生活的現實和心理的轉變讓他們難以回到過去。
劉藝菲沒有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內洛珞就構思好了如此出色的劇本。
沒有因為誤會導致分手的陳詞濫調,更沒有俗套的第三者插足的情節,而是十分深刻的探討起了矛盾的愛情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