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簽下保密協議”
就在洛珞滿肚子的槽不知道從哪吐起的時候,一旁看上去像是保密局的工作人員拿來了早已準備好的檔案。
好傢伙,洛珞直接好傢伙。
他前世作為小透明,連娛樂圈的保密協議都沒怎麼簽過,現在直接籤“國字頭”的了?
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高階的東西,畢竟一般人都接觸不到,也不需要保密。
接過檔案,洛珞隨意的瞟了兩眼,也沒有仔細看便直接簽上了名字,國家專案的保密協議,又不是娛樂圈的合同,完全不用擔心裡面藏著什麼隱藏條款。
等到洛珞簽完字,陳教授這才跟他說起事情的詳細經過。
其實事情也沒那麼複雜,起源於近期的殲11的風洞模擬測試時,發現其中一組資料十分的眼熟,總覺得在哪看到過。
經過一番搜尋後,這才發現居然是洛珞投稿在《數學年刊》上的那篇論文裡的內容,作為相關專業的研究員,n—s方程他顯然也是設定了追蹤的,因此也曾經看過洛珞的論文。
原本他還只是大概看了一下,認定是早已過時的應用方程便沒有再理會,至於純粹數學方面,那不是他的領域。
但這一次的發現,他感覺不是巧合,於是嘗試用洛珞的變式方程帶入模擬器,結果模擬試驗的準確度和計算效率居然驚人的高。
雖然還遠遠比不上他們精心設計的模擬式,但一個並非刻意迎合這一問題的原始公式,能有如此的準確度已經很變態了。
因此這件事一下子引起了他們所裡的高度重視,拿來方程以後經過研究後,層層改動,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相比於之前他們模擬過最精確的一次,還要低上0.4%的誤差,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了,只是仍然不足以支撐他們進行首飛試驗。
只是無論他們再如何最佳化,希望方程能更進一步,卻都是徒勞的努力。
他們更擔心的是,即便這個方程式是目前最接近成功的一個,但如果這是一條錯誤的道路,註定走不到終點,那他們為此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費的。
就像一個無理數,每一次對小數點後的推進都是一次進步,但註定走不到頭。
所以,他們連忙查詢了一下這個洛珞是何方神聖,希望能直接求助於這個論文作者,也許他會有不同的見解。
結果一查之下,才發現這個洛珞居然是一個大一新生,還是水木和北電的聯培生。
北電他們不瞭解是什麼情況,但水木的數學物理學院跟他們力學研究所一直都有合作,甚至好幾個大牛之前都曾在這裡工作過,陳教授也是其中之一。
於是率先跟水木聯絡上以後,陳教授等人便先過來看了下情況,而這個專案也確實十分重要,甚至驚動了谷院士,不過依舊沒人能在短時間內進一步最佳化方程式。
因此也就有了洛珞剛才見到的一幕,整個力學所的人都對他的方程束手無策了,只希望他這個原創者能夠給出點不一樣的見解。
“除了那天你解出來的變式方程外,你最後在劇組那段時間整理的資料也很有意義,我都打包給了力研所這邊,但仍舊是卡在了這裡。”
陳教授解釋道。
“我先看看”
洛珞沒有直接表示無能為力,無論如何他到這裡來了,總歸要嘗試一下。
不得不說系統就是這點好,不是平白無故的給他個答案,雖然積分消耗了不少,但他也是真的學會了東西。
所以此刻看著螢幕裡的一行行算式,在陌生中仍舊能感到一絲熟悉。
顯然都是脫胎於他的變式方程。
感覺到情況的緊急,洛珞也沒有磨蹭,先是開啟掃描器,把目前推進到這一步的過程全都掌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