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裡懂具體的掛載導彈,以及其他應用實驗資料,只是根據剛才掃描器領悟到的內容,推導完公式大致感覺了一下。
感覺應該是這個數,這在他看來跟蒙的沒有兩樣。
不過有一個人最不感到意外,那就是陳守仁,他對洛珞在數學上的天賦甚至比他本人還要了解一些,正如他所說,洛珞的模糊運算能力還要更勝於他。
“好像已經算到頭了”
就在眾人震驚於洛珞的模糊運算,以及這麼快又把眾人數日來都沒有寸進的誤差率,又大幅的壓縮了一下。
洛珞卻有些苦惱的嘆了口氣。
從純粹數學的角度來講,他感覺目前已經算到頭了,很難再進一步最佳化下去了,就算他的能力有限,老師和谷院士都在這,他們三都沒能給出更好的答案,顯然不會是巧合。
“單純數學最佳化已觸及瓶頸,現在需要結合流體動力學的實際氣動效應,將激波分離流的非線性特徵融入方程。”
谷院士的看法與洛珞如出一轍,而對這方面瞭解更深入的他顯然判斷的更加精準,連解決方式也一併說了出來。
只是這個方式
“想要算出這部分內容就不是靠人腦能解決的了,得用超算模擬器反覆迭代,但這種傳統方法耗時不是一般巨大,以目前曙光-3000的算力,這個過程恐怕要一年以上了。”
陳教授補充道。
語氣有些消極,剛才還為洛珞新成果感到喜悅的情緒,很快就被這個不太樂觀的結果影響到了。
“嗯~”
到了專業應用層面,洛珞就沒什麼意見可以發表了,肯定是以谷院士和老師說的為準。
只是按這個說法,那殲11明年都別想造出來了。
想到這裡,他突然表態:
“這個要的很急嗎,能不能再給我幾天時間研究一下,我想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進一步最佳化。”
“自然是很急,這個模擬試驗能越早確定越好。”
力研所的某個專案負責人說道。
“我們繼續想其他解決方式,洛珞你這邊依舊可以試著最佳化方程,哪怕能再最佳化一點點,對於超算的耗時也會是數以天計的節省。”
雖然著急,但他們目前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了,何不讓洛珞繼續嘗試一下呢。
“好”
洛珞應了下來。
他仔細想了一下,憑他目前掌握的知識,能算到現在的份上絕對是極限了,想再進一步只能求助於系統。
但目前他的所有技能和道具,都沒有能適用於這種情況的。
掃描器只能幫助他快速掌握已知的內容。
劇本遊戲歸根結底是給他憑空加上三個小時的試煉空間,然而即便他能以最佳狀態計算三個小時,也沒什麼卵用。
至於心靈迷宮就更不用說了,要不是穀雨這個角色有谷院士的原型加持,恐怕他當時連那個方程都解不開,畢竟道具也要受限於角色本身。
況且,他真要自己寫個完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劇本,還不知道系統會不會承認呢。
不過現在看似毫無辦法的他,其實還有最後一線希望。
他還有一場重頭戲沒拍,羅成的殺青戲——淤泥河之戰。
按照之前的經驗,這場戲有很大可能會爆裝備的,就看到時候能不能派上用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