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還做演員啊

第385章 徹底輸掉的託卡馬克

一間僻靜的書房內,這場足以讓整個能源格局隨之動盪的建堆計劃,便在一老一小的商議中緩緩展開。

隨著一個個細節被確定,下面的行動也飛速開展起來。

而伴隨著夸父工程的新一步進展,除了夸父專案本身外,還有另一個受它影響巨大的專案和研究所。

……

合肥蜀山區科學島-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

暖陽穿過研究所高大的落地窗,在萬明遠院士的白大褂上投下格子光影,這本該是又一個在控制檯前忙碌的清晨。

但此刻……

萬明遠怒氣衝衝的放下電話,腦子裡迴盪的依舊是電話裡如同機械般的那個回覆:

“暫不清楚”

此刻他的辦公桌上,一個檔案整整齊齊的攤開在桌面,他手指劃過科工委那份冰冷的通知。

第二頁最上方“east核心堆凍結試驗(專案編碼:east-iter-pfc07)無限期暫停”的字樣格外刺眼,也是他此刻怒氣值已經快要迭滿的原因。

他負責的東方超環,是獨屬於華國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為此包括他在內,整個團隊付出了近二十年的努力。

眼看著試驗已經有了很大進展,說不定兩年之內,就可以完成初步試驗。

結果……現在突然被叫停了。

近二十年的心血,幾乎與世界非圓截面全超卡馬克發展史同步的漫長接力,突然就在衝刺階段被硬生生摁下了暫停鍵。

“噠噠噠”

一陣腳步聲將萬明遠從混亂的思緒里拉回現實。

他的得意學生兼助手何彬抱著兩本厚重的設計變更圖紙站在門口,臉上寫著與年齡不符的沉重。

“萬老師,所裡剛開了臨時組會,工程部問那些定製的高場超導線圈怎麼辦?按原計劃下個月就要進環體總裝的……”

後面的話,年輕人哽住了,顯然,作為助手的他幾乎是僅次於萬院士知道那個訊息的,甚至連通知都是他幫忙傳達的。

連他此刻的心情,都說不出的複雜,作為學術帶頭人萬老師的心情他可以想象。

萬明遠深吸一口氣,走到窗邊。

明明視線裡只有窗外的風景,但他好似看到了east那巨大的銀色環形身軀在陽光下閃爍著冷硬的光澤,只不過此刻的它應該更像是一頭陷入沉睡的鋼鐵巨獸吧。

更可悲的是,也不知道它有沒有醒過來的一天了。

“何彬,你知道嗎?”

他的聲音低沉得像拂過堆芯的磁場:

“那不是個簡單的裝置,它後面連線著一個超導磁體系統引數的測量世界紀錄、一個我們離平衡點加熱的穩態執行越來越近的路徑……它差一點,就只差一點,就能告訴iter聯合體,這條路,我們走通了!”

儘管他現在有種多年心血毀於一旦的憤怒,但依舊保留著理性的思維,也並非是衝某個具體的“兇手”。

而是衝著一種可能的未來——東方超環所代表的、由海量實驗驗證支撐起來的穩態、長脈衝執行這條經過實踐層層過濾的、國際聚變公認的正途,是否被過於倉促地定義為“落後”了?

他腦中閃過合肥高能鐳射研究所——就在離此不遠的科學島上。

如果非要說最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的,不是他們的專案進度本身,反倒是另一個跟系統息息相關的團隊——那個天才少年帶領的夸父專案組。

雖然夸父工程的保密程度是絕密,對於其專案進展,即便他作為另一個聚變工程的負責人,但因為擅長的領域不同,沒有參與其中,也不甚瞭解。

但其中不少人才都是他推薦給張雲超的,對於這個專案他當然不會一無所知。

尤其是兩者雖然方向不同,但處於同一賽道,在許多事情上甚至能產生量子糾纏一樣的互相影響。

最典型的就是夸父工程立項後不久……他們的當時的研究費用先後縮水了兩次。

是的,不然立項才過幾天,上面就直接給洛珞批了一百億的前期經費,真以為資金那麼富裕呢。

即便真的有,如此突然的專案,又這麼著急上馬,那裡會有這麼快就籌措好。

當然是……從隔壁專案組扣的了。

高層資源的總盤子就那麼大,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級“火種工程”在舟山群島啟動大規模建設,其資金、頂尖人才、戰略資源的虹吸效應必然是無情的。

既然夸父工程看上去更有希望,那麼自然要給予大額投入。

同樣的,像east這樣需要持續鉅額投入、短期內看不到巨大商用前景的基礎科研專案,恐怕是首當其衝被權衡的“砝碼”。

隨後的時間裡,幾乎每次夸父工程上有了一些進度,他們都能根據一些上面的態度,對東方超環的關心程度,以及經費預算等方面感受到。

而這次,能讓上面直接下檔案,讓他們凍結核心試驗這麼大動作的,恐怕……不會是什麼小進步,很有可能產生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

只不過這都是他的猜測,儘管他現在幾乎認為這就是事情真相了。

但他需要一個答案,一個從核心決策層來的、確鑿無疑的答案。

他不能僅憑猜測就放棄背後幾百名研究人員二十年的心血。

萬明遠猛地轉過身,動作果決得嚇了何彬一跳。

“備車,我要去科工委。”

他的目光銳利:

“我親自去找張雲超書記!他必須給我,給east,給核聚變研究本身,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

另一邊科工委大樓冰冷的走廊裡,秘書小王早已接到通知,在張雲超的辦公區的入口等候著。

當看到萬明遠到來後,他臉上維持著職業性的恭謹,但眼神裡一閃而過的侷促沒能躲過萬明遠的眼睛:

“萬院士,您稍等,張書記正在裡面批件……”

然而萬明遠完全沒有坐下等待的意思,就筆直站在略顯空曠的接待區,目光如鷹隼般投向那扇緊閉的紅木大門。

小王見狀有些欲言又止,他當然知道這位大佬是幹什麼來的,除了興師問罪還能是什麼。

只是這位他可惹不起,沒見張書記都藉口想要躲躲嘛。

不過看這個情況,想要靠“拖字訣”躲過去恐怕是不現實了。

果然,似乎是看到了萬院士今天務必要見到他的決心,張雲超作為老朋友也不好再找理由。

“咔”

門開了,帶著一股淡淡的菸草味和疲憊感,張雲超走了出來。

見到門口站如松柏的萬明遠,他眼中沒有太多意外,只是在疲憊下添了幾分凝重。

他對秘書揮了下手:

“不用安排了,直接去第三會議室。”

那間會議室,牆壁厚實,遮蔽嚴密,正是張雲超曾召集頂尖專家向“夸父逐日”方案“開刀”的地方。

門在背後關閉,厚重得隔絕了外面的一切雜音。

暖氣開得很足,但氣氛冷得像east杜瓦容器外的真空環境一樣。

萬明遠沒有絲毫鋪墊的意思,開門見山的直接問道:

“張書記!我east堆芯凍結專案iter-pfc07,為什麼停?!”

他的目光毫不退縮地鎖住張雲超:

“近二十年,我們熬過經費短缺、熬過國際封鎖、熬過技術誤判,眼看就要在長脈衝高約束模式上捅破一層關鍵的窗戶紙!它能積累的資料,是託卡馬克這條路的脊樑骨!是對整個聚變物理研究的奠基石!”

他向前微傾,語氣帶著科學家特有的嚴謹和鋒芒:

“就算他們夸父工程理論上的可行性更大,甚至現在的進展看上去不錯,但那只是他們剛起步的緣故,但不是我潑冷水,一旦把時間線拉長,他們後面會遇到的問題,未必就比現在east的少。”

雖然作為聚變道路上前行三十多年的老人,萬明遠同樣十分期望華國將是第一個徹底打造出可商業化聚變堆的,但……平心而論,他更希望那是在他帶領的團隊下,透過east來完成的巨大成功。

對於他來說,東方超環和夸父工程就像是童話故事裡的龜兔賽跑。

毫不避諱的說,他們更像是烏龜,因為夸父工程的計劃書,他也是看出不少內容的,雖然那只是前期的理論方案,但已經讓他驚為天人了。

而夸父逐日更像是那隻兔子,思維跳躍,不受束縛,充滿著天馬行空的構思,即便作為對手他看完也是拍案叫絕。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根基不足,相對應的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驗根據,都差的太多了,單是這一點想要補足恐怕就不是三五年能搞定的。

如果把雙方拉到同一起跑線上,無論是支援力度,還是科研水平都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勝算。

對於這一點他是承認的。

但是東方超環畢竟先出發了二十年,又有著iter的經驗分享,即便他們跑的慢,但誰先到達終點還未可知,畢竟在路走完之前,誰也不知道還剩下多遠。

所以即便他對洛珞的厲害十分清楚,但他依舊不想輕易認輸。

只是他此刻還以為雙方依舊在賽道上,依舊存著跟對方較量甚至勝出的想法,卻完全沒想到……那隻兔子跑得快不說,還完全沒有一丁點偷懶的意思,已經以最快的速度衝到了終點。

至於他認知裡夸父工程上欠缺的東西……

洛珞只想說:有時候系統這個高科技確實很難解釋,但……【記憶沙漏】是真的好用。

許多需要大量時間來打磨驗證的理論,被洛珞以開掛的方式,在那些科研人員的【記憶沙粒】裡都提前完成了。

而對於洛珞有道具相助,萬明遠就是想破頭也不可能想到。

所以他對夸父工程進度的預測,按理說是沒什麼問題,但……奈何系統這玩意它不講理啊。

以至於他此刻的爭取就顯得十分蒼白:

“我理解國家戰略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我理解‘火種’的優先順序!我不爭名利,我只想要個明白話——這條我們千辛萬苦趟出來的路,這條被幾代科學家驗證過、雖然慢但步步踏實的託卡馬克之路……”

“在國家新的聚變藍圖裡,是不是,已經被判定為‘夕陽’了?!那幾代人的心血,幾千號工程師的青春,就真的……一文不值了嗎?!”

張雲超聞言心不由重重沉了一下。

萬明遠的話十分尖銳,即便是他也很難迴避。

也許面對別人,他還可以用“國家機密”四個字輕鬆擋回去。

可眼前是萬明遠,是他極為敬重的老友,是east的負責人和學術帶頭人。

更重要的是,正是這位老友,在自己最需要人才的時候,毫無保留地、以純粹的學術責任感,為“夸父工程”推薦了關鍵領域的頂尖帶頭人——王啟明、周建軍、李衛國、陳光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