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昨夜並未在羊祜家等石守信,而是被兄長李固駕車接回了家中。
原因不復雜,因為她父親李胤,已經得到了朝廷的調令,從關中調回洛陽,並且擔任御史中丞!
這個官職具有對百官有監察彈劾的權責,在中樞體系中的地位極為重要。
基本上只要找個藉口,就能把中樞的高官擼下來,實在是當權者手中的快刀利刃。
很顯然,李婉與石守信成婚,並未影響其父李胤在司馬昭心中的地位。為了控制朝堂,司馬昭正在一步步將自己大將軍府內的骨幹親信,安插到朝廷裡的重要位置上。
至於自家長子泡妞不成碰一鼻子灰,在司馬昭看來壓根就不是什麼大事,遠不如他的篡位大業重要。
該重用,而且好用的人,司馬昭放手去用。
攘外必先安內,李胤的上位,意味著司馬昭對朝堂內部的大清洗,已經箭在弦上。石守信的岳父就是捉刀人。
伐蜀之事,更是明擺在那。
篡位,伐蜀,這是一體兩面的兩件事,互為表裡。
因為要篡位,所以必須伐蜀成功。而伐蜀不成功,則會對篡位的計劃造成重大惡劣影響。
李胤匆匆忙忙從關中趕回洛陽,還沒進城,就直接找女婿石守信,商議對策。
要商議的事情,就是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以及家族成員接下來該怎麼辦。可惜石守信不在家,跑羊祜家送“科研樣品”去了。
等第二天回來的時候,李胤已經去大將軍府接官印,只剩下大舅子李固。
二人見面,石守信一句話,就把李固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妻兄,大將軍已經決定好了伐蜀領軍之人,故而讓岳父卸任,返回朝堂,穩固後方。關中都督會是誰,很快見分曉。”
書房裡,石守信看著李固面色肅然說道。
聽到這話,李固大為歎服父親李胤目光如炬,難怪會如此看重這個女婿。
“妹夫,此話怎講?”
李固疑惑問道,但心中已經信了五成。
“岳父並無領兵之才,此前卻在關中呆了兩年,為何?
因為岳父為官清廉,為人方正。大將軍是想讓岳父肅整軍務,充實軍備,囤積糧秣。
並不是讓岳父去攻打誰。
想來如今岳父的軍務已經辦得差不多了,大將軍或許已經派人查驗過,感覺非常滿意。
所以他下了兩道命令。
一來將岳父調回朝廷,升官並授予重權,加強對朝堂的控制。二來,也是換上伐蜀的統兵都督,推進出兵之事。”
石守信十分篤定說道。
這種事情在他這裡算是半開卷考試,只要不問作戰細節,幾乎無甚難度。
雖然石守信現在只能算是寒門才會擔任的“濁流官”,但是訊息渠道還是通暢的。
“哎呀,妹夫所言極是啊,這些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李固十分懊惱,很多問題答案若是說出來,一文不值,好像我上我也行。
但答案還沒出來的時候,絕大部分人就是想破腦殼也想不出,非常考驗謀略水平。
李固現在十分確信,石守信至少是在戰略眼光這塊強自己不少。
別說是李婉愛石守信已經愛得痴狂,不顧一切。就說這傢伙的能力與眼光,招這個女婿就完全不虧。
“父親讓我問妹夫,是想繼續在中樞做官,還是外放鍛鍊一番。這兩年聽聞你在少府也混出點名堂來了,父親可以幫你推薦一下官職。舉賢不避親嘛,妹夫無須介意。”
李固繼續說道。
在天龍人圈子裡面混,肯定是要做官的,無論如何都得做官。在這個年代,穿越者能走的路不多,做官是前途最好的一個。
當然了,穿越成皇帝的人除外。
石守信和李婉見第一面的時候就提親,難道就為了整天抱著美女玩心肝寶貝遊戲麼?
那顯然不是的,岳父的託舉能力,也是石守信死咬著這樁婚事不肯鬆口的原因之一。
這並沒有什麼值得羞恥,因為大家都是這麼玩的。妻子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合不合得來,反倒是其次。
你行,說明你能力好,找個好老婆好岳父也是能力之一。
你不行,那別人都會上來踩你一腳,毫無憐憫。因為你找不到好老婆好岳父,本身就是一種能力欠缺的體現。
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家族能力,都不會被人看重。
另一面,日常夫妻關係的維護,以及與妻家親眷關係的維護,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這也是對個人綜合能力的一種考驗。
所以,當石守信可以整天和李婉搞些新奇玩意,讓很多人都知道他們夫妻關係好到遭人嫉妒的時候,在很多天龍人眼中,這就已經能夠說明很多問題了。
這個男人搞得定出身官宦之家的妻子,搞得定岳父和大舅子,那麼他一定不會是一個能力平庸的人。
並不需要石守信到處找人吹噓,說自己有多麼能幹。
“暫時還不知道,反正……我明日要去一趟河東,給嵇康送一份徵辟他的文書。”
石守信面色為難說道。
岳父的推薦當然很好,但是羊祜和山濤那邊,不能怠慢了。山濤明顯是想提攜一下石守信,這份關係可以長期打理。
如果推拒掉的話,那就是得罪人了,尤其讓羊祜下不來臺。
而事情辦成的話,山濤又會推薦石守信去關中參與伐蜀,這又是一條“進步”的路線。
石守信還是覺得岳父這裡可以緩緩,畢竟李婉這個賢妻很體諒自己,一家人可以慢慢商量。
“呃,妹夫覺得,此番伐蜀,會是誰領軍呢?”
李固忽然湊過來低聲問道。
目前來說,伐蜀的議題都是司馬昭派人,指使他們提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試探水溫,看看哪些人同意哪些人反對。
然後,測試結果,就是幾乎所有人都在反對,都在說目前時機不成熟。
看起來,伐蜀的議題好像會在眾人反對下無疾而終,但只要是懂一點權謀的天龍人就知道,伐蜀是不可能停的!
因為司馬昭要篡位啊!他不可能忍得住!
此前司馬昭想進位“晉公”,被曹髦一波打掉,這輩子都沒法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得手。
所以,司馬昭只能仿照當年的曹操進位魏王以後,把稱帝的機會留給兒子操作。
司馬昭打算先實現晉公這個爵位的傳承,然後再用晉國取代魏國,最後再稱帝。分兩步走,在司馬炎這一代完成夙願。
或許,司馬昭已經感受到曹髦帶給自己的詛咒:他這輩子都無法稱帝!
這一點就算是李固這樣的中人之姿,也都看出來了。
然而,伐蜀必定發生是一回事,誰會是領軍人物,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要從中撈取政治利益,知道伐蜀是沒用的,要能猜出領軍之人,才方便提前佈局。
“這個,目前還不好說,或許大將軍會自己親征也不一定。”
石守信故意裝作不知道,主要是不想趟渾水。
哪知道李固有些失望的嘆了口氣道:“要是知道就好了,可以提前走一下關係。伐蜀成功之後,便有滅國之功,足以升遷了。別人吃肉我不爭,能跟著喝點湯也行。”
現在大魏天龍人,或者說是全天下的天龍人,都已經進入到“存量競爭”的時代。
軍功早就不像從前那麼好撈取了。地盤也不像三國初期那時候,可以隨意弄到手了。
官職體系已然成熟,一個蘿蔔一個坑。官位的數量是有限的,天龍人娶妻生子的趨勢卻是在擴大,有資格當官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官位不變,能當官的人變多,那可不就意味著競爭變得更激烈嘛。
如李固這樣的天龍人二代,又或者如石守信這樣作為新鮮血液,被吸納進天龍人圈子裡的人,他們或許還能穩穩當當的做官。
可他們的子輩,做官的路,就不可能那麼順暢了。
大家都有背景,就得看誰背景更大,競爭是不會消失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