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籌劃吧,我聽你的。那下一步去哪?”
“東海之濱。”帝俊目光微亮:
“那裡的白澤,號稱‘通萬物之情,知鬼神之事’,是有名的智者。這次,我們去拜訪他。”
話音落下,兄弟二人同時踏空而起,施展金烏化虹,化作兩道流光,直往東海之濱而去。
與此同時,北冥的身影已出現在鳳棲山外。
與長白山的銀裝素裹不同;
鳳棲山花木蔥鬱,靈鳥成群,山間雲霞繚繞,春意盎然;花香混著靈氣瀰漫四野。
忽然,一陣悠揚的琴聲自山中傳來;
清澈如山泉,婉轉如流風。
琴音帶著一絲道韻,能撥動人的心絃。
北冥微微抬首,望向琴音的方向,心中暗想:
‘傳聞伏羲精於推衍與音律,這琴聲想必出自他手。’
北冥並未貿然打擾,只靜立原地,凝神聆聽。
不久,琴聲漸漸停歇,餘音猶在山谷迴盪。
北冥稍作回味,隨即鎖定了琴聲的來源,抬手施禮,朗聲道:
“道友琴音高雅,貧道北冥,道號鯤鵬,不知可否一見。”
下一瞬,一道流光自山林深處掠來,清輝閃爍,停在北冥前方不遠處。
光華斂去,一名身著青衣的儒雅男子現身;
此人面容溫和,眉宇間自有一股從容之氣,拱手還禮:
“鳳棲山伏羲,見過北冥道友。道友前來,不知有何貴幹?”
北冥說道:“在下自長白山而來,遊歷洪荒,探索秘境,求取機緣,尋訪道友,共論大道;
偶然進過鳳棲山,被道友琴音吸引,故而想要結交一二。”
伏羲客氣的說道:“道友既是遠道而來,相見即是緣分,不妨入內一敘。”
北冥當即應道:“如此甚好,此乃在下的榮幸。”
隨後,北冥跟在伏羲身後,進入鳳棲山深處,來到一處依山而建的雅緻小院;
青石為階,院前一株古樹枝葉繁茂,投下斑駁的光影。
院門處,一位的女子正靜靜佇立,衣袂輕揚,神情溫婉中帶著一絲靈動。
她望見兩人,聲音清澈:“哥哥,又來客人了。”
伏羲微微頷首,轉身介紹道:
“北冥道友,這是舍妹女媧;
女媧,這位是北冥道友,從長白山而來。”
不得不說,女媧的容貌確實驚豔,眉眼柔和而明亮,舉手投足間自帶一種令人心生親近的氣質。
那份氣質並非凡人之姿可比,而是源自先天神聖特有的道韻。
嚴格來說,先天神聖並無男女之分,所展現的“男女之相”不過是化形時,與自身所修之道,最契合的外在形象。
若北冥願意,也可化為女性,且其容顏絲毫不會遜色於女媧。
畢竟,大多數先天神聖的化形,從審美角度,就沒有醜的;
只不過相由心生,會因為修行中的感悟和心態,而展現出不同的氣質。
先天神聖對於道侶的需求,大多是以求道為基礎,而不是圖謀美色;
況且,道侶之間,天地為證,氣運相連,絕非隨意之事。
正經的如帝俊與羲和,一為太陽星主,一為太陰星主,天生契合;
而不那麼正經的,便如未來佛門的歡喜佛,至於詳情,懂得自然懂。
北冥和女媧,相互拱手施禮,走了個面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