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很是篤定的說道:“巫族,非單一種族可敵;以前沒有,以後也沒有。”
十二祖巫的都天神煞大陣,可是能發揮出聖人級別的戰力;
上個量劫的霸主,龍鳳麒麟三族,都沒有這種底牌;
後續的人族,就更不用說了。
伏羲眼神一動,瞬間明白了北冥話中的深意:
“道友,你是說,唯有聯合萬族,才能制衡巫族?”
“沒錯,”北冥給予肯定:
“放眼洪荒,唯有萬族一心,在一位明君的統領下,才有可能對抗巫族,也是大勢所趨。”
所謂天道大勢,並非寫好的細緻劇本,控制每一個修士的行動;
祂只不過是提供一個隱晦的方向,具體的發展,以及發展到什麼地步,還是事在人為。
作為盤古正宗的三清和祖巫,身懷大道功德,他們的行為,並不會隨便被外在影響,更多源於自身的抉擇與意志。
一開始,天地間只有十二祖巫,還未有巫族的存在。
是他們主動,透過盤古心臟,創造了巫族,參與洪荒爭霸;
自此,巫族成為了洪荒格局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其餘種族,只要不願意臣服,就會選擇反抗;
而洪荒的先天神聖中,不乏具備領袖魅力的大能。
帝俊與東王公,便是其中脫穎而出的存在。
不過,巫族太過強盛,若要與之爭鋒,唯有整合其餘萬族。
於是,他們的對手,只會有一個。
帝俊若勝,便是巫妖量劫;
東王公若勝,便是巫仙量劫。
甚至,如果十二祖巫,一開始沒有選擇創立巫族;
天地間依舊會有量劫,只不過規模可能小一些;
帝俊與東王公,心懷大志,單憑二者,也足以掀起一場仙妖量劫。
量劫是由修士之間愈演愈烈的爭鬥,發展到極致,爆發的苦果。
修士修煉,向天地索取,而少有回饋;
終有一日,會超過天地所能承載的極限。
修士的爭鬥,無非是為了資源;
量劫之後,天地恢復平靜,開始修養生息,並孕育新的生命。
週而復始,永珍跟新。
如果不是因為羅睺這個外人,折騰廢了西方;
先前龍鳳麒麟三族,可以說是完美落幕;
三族之後,洪荒世界非但沒有因為量劫衰弱,反而進入了更輝煌的時代。
巫妖量劫,有些不同;
擁有部分盤古傳承的祖巫,整體實力絕非先天三族可比;
而他們的對手,在紛爭中,也更為強大。
爭霸一旦開始,便是你死我活,巫妖兩族也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致使不周山坍塌,洪荒世界受損。
如今,巫族已經開始瘋狂擴張,帝俊和太一也在暗中籌劃;
北冥不禁想到了自己在北海的道友玄龜。
一旦作為天柱的不周山倒塌,可就是這位道友的死期;
玄龜有如此特性,莫非就是洪荒的一個補丁,萬一失去不周山,還能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