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關於洪荒北方的謀劃,還算保住了;
也罷,那兩個貨色雖與玄門緣淺,卻到底是為西方著實心。
一尊聖位,再加些助力,足夠讓西方大興一次,償還舊因果了。’
見到聖人現身,眾人皆俯身行禮:
“晚輩,拜見鴻鈞聖人。”
“免禮,”鴻鈞淡然說道:
“殿中座位,便就此定下。吾將講道三次,每次三千年——
一講,大羅之道;
二講,準聖之道;
三講,聖人之道。”
鴻鈞的視線讓北冥心頭微微一動;
果然和之前猜測的一樣,能坐上蒲團的一定是有緣,而緣分也得看自身能否把握住。
若那靠後的兩個蒲團,一開始便已註定,鴻鈞又何必佈置這一番折騰?
混沌無邊,方向茫然,尋得紫霄宮之難易,本就是鴻鈞的手段。
準提與接引姍姍來遲,狼狽而入,未嘗不是鴻鈞的暗中謀劃。
若僅僅是為了讓他們當眾丟臉,那也未免小家子氣。
鴻鈞是何等存在,又豈會如此無聊?
北冥雖然不知道鴻鈞的確切想法,但這靠後的兩尊聖位,一定有些講究。
此番保住蒲團,算是完成了計劃的第一步。
按照北冥的設想,若能從毀滅魔神處,領悟突破混元大羅金仙的正統之法,走法則證道之路,自是上策;
但若不成,以成聖為退路,倒也能接受;
至少,能在洪荒世界徹底擺脫“螻蟻”之名。
未來合道之後的鴻鈞,唯一一次對聖人出手,便是鎮壓通天教主重煉天地之舉。
由此可見,聖人只要不大規模破壞洪荒天地,便可無憂。
如女媧一般,悠然自得,笑看紅塵,未嘗不是另一種超脫。
此時,紫霄宮中,道音嫋嫋而起;
虛空震盪,霞光流轉,地湧金蓮,瑞氣氤氳,諸天靈光匯聚而下。
眾大能只覺元神悸動,心境被道音沖刷,紛紛收斂心神,凝神聆聽。
殿內一片莊嚴肅穆,唯餘鴻鈞的聲音,宏大清晰,迴盪在諸人耳畔:
“夫‘大羅’者,何為也?
大者,廣也,博也,無窮也;羅者,網也,包也,永珍也。
‘大羅’即包羅永珍,無窮廣博之意。
臻至此境,可稱‘大羅金仙’,乃仙之極致,萬劫不滅,逍遙於時空長河之上。
大羅之道,首在於‘一’。
此‘一’,非單一之一,乃‘一元之始,永珍之宗’。
爾等修行,皆是在‘萬’中求索,習得萬般術法,感悟萬千法則。
然欲證大羅,須得由‘萬’歸‘一’。
凝練胸中五氣,朝元歸一;匯聚頂上三花,綻放不朽靈光。
此‘一’便是爾等之‘道果’,是爾等對天地法則領悟的終極凝聚,是爾等存在之根本印記。
得此‘一’,方能超脫時間長河,將自身存在錨定於‘現在’,過去未來,萬千化身,皆收束於此‘一’念之間。
過去不改,未來不惑,現在不動。
大羅之道,根基在於法則,需領悟之,深研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