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平自己也沒有閒著他另帶了幾十名的勞工,開始在這些開墾出來的土地上建造水渠。
這個工程量雖然非常大,但是因為他們擁有蒸汽動力車,只需要將後面耕地的裝置改為挖掘,很快便能清出一條像模像樣的水渠坑。
與此同時,再借助著混凝土的強大塑造力,整個水渠的修建效率還是非常高的。
而在有了這些水渠貫通車隱山邊的溪流河水後,整個車隱山建造良田的計劃效率越來越高,速度也越來越快。
整個車隱山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的變化著。
儘管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還感覺不出有什麼差別,但對於城中的那些豪族出身之人而言,這些變化足以讓他們驚為天人。
而伴隨著車隱山上耕地建造以及糧食的大規模種植越來越順暢,所有人也都越來越熟悉流程後。
張平便直接將這裡的所有一切工序交給了陳炳負責。
同時還囑咐他,所有新開墾出來的荒地全部種植水稻和小麥,在那些荒地以及山坡比較陡峭的地方種植土豆,玉米,紅薯,這些容易種植並且適應性非常強的農作物。
搞定這一切後,張平回到了城中的錢莊內。
開始準備他的下一個計劃。
畜牧!
總的來說,張平計劃當中的第一步便是搞定吃的。
所以說有了土豆,玉米,紅薯這些農作物,以及大規模種植的小麥水稻,餓是餓不死了。
但張平的目標顯然不會侷限於此。
光吃飯有什麼勁兒,得有肉吃才有勁兒!
而張平之所以有如此自信,那是因為在它的系統揹包當中,此刻正躺著十幾個後世改良後的種豬崽!
如今乃是東漢時期,此時百姓家養的豬和後世那些動輒五六百斤,換算成東漢斤,直接便破千斤的豬可不同。
如今這個時代的豬頂破天也就一百五六十斤。
去皮去骨去內臟,能吃的肉壓根兒也沒多少。
歷史上,曹操為了讓自己手底下計程車兵可以吃到豬肉,避免因為長時間少油而出現夜盲症等後遺症。
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當然,吃肉與不吃肉之間的區別還不僅僅這麼一點。
最簡單的例子便是,長時間光吃糧食計程車兵能夠發揮出的戰力,頂天也就百分之五六十。
相反,如果隔三差五可以吃頓肉,那麼他們的戰鬥力便能達到100%!
很快,在張平的籌備下,一個巨大的養殖場很快便在縣城東北角建成。
當然,因為初期它所擁有的種豬實在是太少了,只有十隻。所以他沒有辦法僅僅依靠後世那種改良品種的種豬就快速提高豬的數量。
只能是兩種品種的豬一起養。
如今身擁鉅富的張平也是財大氣粗,直接用高出市場價30%的價格開始在整個鉅鹿郡境內大規模的購入種豬。
並且為了防止在養殖的過程當中出現類似於豬瘟這樣的糟心事,張平也是命人嚴格按照後世養殖的嚴密流程進行管控。
甚至於整個養殖場的區域劃分,都是按照後世的標準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