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星宿毒為鋒

第17章 內功何物

姜明哲神情一振,滿臉驚喜。

這次不是裝的。

追風子見他這般神情,愈發得意,笑道:“本門內功,若是沒有根底的,想要入門練出氣感,少則五七日,長則三五月,但你喝了為兄這杯酒,這道小關隘一腳就能踢破,師父已傳了渡劫經給你吧?”

姜明哲點點頭。

追風子道:“你記下第一篇,喝了這杯酒,照著一練,便知妙處。”

姜明哲連忙摸出那本《周天星宿渡劫經》,開啟第一頁,畫著一個神仙般老人微笑打坐,看摸樣,赫然便是丁春秋自己。

畫像周圍寫滿小字,大約二三百字,姜明哲凝神看去,寫的是:“茫茫宇宙,爍爍群星,交相輝照,氣循以行;周身穴竅,上應天星,能窮其道,塑我真靈……”

便聽追風子懶洋洋道:“不必細看總綱,都是些大話罷了,呵呵,塑我真靈,塑我真靈,玄玄虛虛的……”

他本想說:師父自己都未練成,轉修化功大法去了,我們這些弟子更不必想。

話到嘴邊,忽想起姜明哲“少掌門”的身份,連忙轉口:“怕是隻有師父這般蓋世奇人才有指望練成,至於我等,能夠練到交輝境界,已足以縱橫江湖。”

姜明哲往下翻去,果然下一頁便寫著這門功法六個境界的劃分。

乃是養氣,開竅,共鳴,交輝,循行,塑靈,後面是各境界修煉之法,每篇數百字。

這些修煉之法,卻不似總綱文字那般文縐縐的,倒是和三國、水滸這些古白話文差不多。

譬如養氣之法,寫的是:“天地是一大寶庫,人體是一小寶庫,天地無生氣便要寂滅,人體無生氣便是凋亡,天地生氣迴圈,因此不朽,人體生氣亦當循就此理,只是吾輩肉眼凡胎,不知氣機變化之理,難察氣脈流動之道,只能任由生滅,何其悲乎?若不能察之控之,如何增之壯之?因此體察體內之氣,滋養壯拙以為我用,便是養氣道理……”

姜明哲心想這倒合理,不然星宿派弟子,雖然認得字,畢竟不是什麼文化高的,真要寫得古奧精妙,丁春秋難道有耐心,一個個給他講解?

這一章養氣,講的是如何透過呼吸,真實感受到體內真氣的存在,以及如何以意念引導這道氣在體內遊走。

姜明哲看著看著,腦中漸漸升起一種明悟。

現代人不承認內功,有一個核心論據,就是現代解剖學證明,人體中有神經,但是不存在所謂的經脈、穴位。

但姜明哲看了這本秘籍中的描述,卻是猛然想明白了,內功究竟是什麼。

在他理解,人生世上,曬太陽,呼吸,飲食,都是一個向外索取生機的過程,也就是這本秘籍中所說的“生氣”。

這些生機在人體中,譬如食物吃進胃裡,吸收營養輸送到人體各處,維持人體的運轉,就是生機被汲取、轉移、運用的過程。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大量過於微小故而難以看見的“生機”,或者以現代人更熟悉的概念來表示,“能量”,其實並沒有被有效利用。

這些能量有著不同的性質,按照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原則,聚合、散佈於人體各處,所形成的軌跡,大概就是現代醫學無法查證的“經脈”。

而所謂內功法門,其實就是引導自己體內的氣,以某種特定的路徑進行遊走,在過程中將離散遊蕩的能量裹挾其中,聚沙成塔,不斷壯大。

所以修煉內力,其實是一個化虛為實的過程。

虛也不是真正的虛,譬如一粒沙,真實存在,但是對於近視眼來說,不可能在遠方看見這粒沙。

但如果沙子堆積成了一座巨塔,那隻要不是瞎子,再遠都能看見。

看不見,就是虛,看見,就是實。

或許這也就是各種武俠故事中,主角一吃天材地寶,立刻功力大進的原因。

天材地寶,大概含有遠比尋常食物更高,且更難被人體正常吸收的能量,只能透過內氣執行的方式汲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