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還是公司目前缺錢,不過陳守著目前公司參與的專案有三個,外加海外一個。
最主要的肯定是《火星救援》,其次是《功夫》,然後才是《西遊記》。
場景搭建陳守著全程跟著,而且已經有一部分已經開始拍攝了,比如種植土豆。
張涵宇是最累的一個,他需要接受體能訓練的同時,還要在已經搭建好的火星基地內先拍攝種植土豆的鏡頭。
預計拍攝是在四個月內,剩下的要轉到綠幕去製作,比如最後的一場救援,需要鞏麗和張涵宇配合起來,很多的裝置都是國內一些人沒見過。
期間國內來探班的導演不少,他們對陳守著的科幻電影好奇,同時也想看看科幻電影到底是怎麼拍攝。
當他們看到搭建的攝影棚,動作捕捉,宇航服等等,終於是瞭解為什麼這部電影投資四個億,甚至他們還覺得這電影要是在國外,肯定要翻倍。
幸好是國內,消費上的問題能彌補很多的短缺。
“這些都是最新的裝置吧。”
老謀子過來探班,畢竟是從他那裡得到鞏皇的聯絡方式,兩人曾經還有過一段經歷,後來因為各自的問題分開,私底下是很好的朋友關係。
看到陳守著在擺弄這些機器,老謀子也是手癢癢,電影導演就應該與時俱進才對,沒有一個導演不會喜歡這些裝置,何況他是攝影師出身。
“在國內應該算最新,在國外算不上。”陳守著搖頭道。
“你這投入不小啊,一般的公司根本玩不起,就算的大公司也不敢這樣投入。”老謀子佩服陳守著的野心,也知道這是關鍵一戰,一旦陳守著電影失敗了,連同他的特效公司也會一蹶不振。
他是很希望陳守著能成功,他現在也在轉型商業片,試問哪個電影導演不渴望高票房。
有時候拍攝所謂的藝術電影無非是自我追求,但商業電影卻是觀眾們認可,藝術有自我欺騙的成分在,商業片也不是你想拍就拍,多少導演信誓旦旦的拍攝商業片,結果票房虧的老慘。
陳守著為什麼被針對,老謀子很能理解。
他只能讓一部分人賺錢,還提高了電影觀眾水準。
本來大家都是隨便拍拍騙錢,畢竟觀眾沒得選擇,現在冒出來陳守著,一個喜歡拍攝大片的導演,觀眾自然會被他吸引,市場就這麼大,檔期再怎麼避免也會衝突上,到時候自己家這邊粗製濫造的電影碰到他,豈不是要淪為炮灰。
過分的優秀,被針對是正常,不被嫉妒是庸才。
同情弱者有時候是一種自我的優越,對於強者,沒人會想崇拜他們,而是想取代他們。
路上看到豪車,開豪車的人以為這些看車的人是在羨慕他,殊不知壓根不是羨慕,是想取而代之。
電影就應該百花齊放,不然導演要被定義型別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總不能讓他一輩子拍文藝電影,難不成他就不能拍攝商業電影嗎?
那些人要是能拍商業電影他們早就拍了,問題他們就是拍不了,才會和你講別人都不懂的藝術。
喜歡小眾藝術的人,不一定多喜歡,更多的是想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顯得高人一等,滿足自己的虛榮。
老謀子看著擺弄儀器的陳守著,專心投入的樣子,這才是最愛,不然以他的商業價值,幹什麼不賺錢,為什麼非要購買一大堆的機器回到國內,拍國內空白的科幻類,特效類電影。
一直以來國內最大市場被別人掠奪,為什麼不能去掠奪別人的市場。
想開啟國外的大門,難不成要依靠那些鄉村電影?
除了去電影節,普通人誰在乎。
“他們不是沒有條件幹,而是沒必要,在自己的舒適圈多好,沒事幹嘛瞎折騰,拿著錢瀟灑多好。”陳守著看著機器,隨口回了老謀子一句。
“是啊,幹嘛要自己累死累活的,直接買別人的東西回來組裝就行了。”老毛子點點頭。
“電影不是必需品,有和沒有沒多大關係,如果是其他行業,那就不能這樣了,一旦被卡脖子,到時候人家開什麼價格,你就只能付出什麼價格,這還怎麼玩,電影無所謂,差不多就行了,幹嘛要費那麼多錢購買這些裝置,可能一年到頭都拍不了一部,放著吃灰,純虧錢。”陳守著笑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