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戰隼

第690章 第117偵察中隊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很重要。飛行員是非常寶貴的軍隊資源,如果有機會根據每一位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培養,使其在某一個方面或者幾個方面具備突出的能力,無疑是相當理想的結果。

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不過李戰心存高遠,對教學是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的。

李戰暫停了畫面,恰好播放到殲-8fr拉超音速脫離高威脅區域的畫面,身後是狼狽不堪的su-30mki,給人感覺就是一架二代機把威名赫赫的經典三代機戲耍了一番後堂而皇之地憑藉著更勝一籌的加速效能迅速離開。

他說,“我當時駕駛的這架殲-8fr是有武器的,有一定的空戰能力,而且是有對地攻擊能力的。但是你們也看到了,在遭遇敵機的情況下,我的第一選擇是逃跑,不惜一切代價創造機會逃跑。如果我駕駛的是一架殲七,也許會冒險地和對方狗鬥一番,大家都知道殲七的近距格鬥能力是不弱的。”

“說到這裡就要回到最初的問題了,專門的戰術偵察機到底應該怎麼樣用?我的看法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做到極致做到最好,不朝三暮四不瞻前顧後。我問你們,如果你在執行任務過程當中接到地面小分隊的求援訊號,如果出手會影響到任務,不出手的話地面小分隊會全軍覆沒,你們會怎麼選?”

這是一道送命題,一如母親和女朋友同時掉進河裡先救誰。

南航某部的飛行員們面面相覷,有些嘴巴張了張想要說出答案的飛行員猛然發現氣氛非常的詭異,當下閉上了嘴巴,然後陷入了沉思。出手和不出手似乎都不是正確的選擇。

太難了。

李戰豎起一根手指頭非常肯定地說,“你們應該把任務放在第一位,一定要記住,戰術偵察機是指揮所看得最遠最清楚的眼睛,你們的任務關係到成千上萬將士的生死,關係到戰役的成敗。所以你們心裡要有一個堅定的清晰的概念。還是那句話,從現在開始思維要進行轉變。”

歸根結底戰術任務性質發生了變化,117中隊的飛行員們是需要一個過程來適應的。客觀地說,駕駛灰白色殲-8fr是比較被動的。

“飛行技術是建立在戰術理念之上的,大家都是老同志了,這方面我不展開講。說一千道一萬也沒有來一次實踐有效果。針對117中隊的戰術任務特點,我們教官組根據金華參謀長的指示,策劃了一種蠻有意思的對抗訓練,叫你追我跑。實施方式很簡單,我們三位教官充當敵機對你們進行搜尋攔截,你們則想辦法避開我們的搜尋攔截。全程只有一個重點,你們是沒有空戰能力的,所以只能發揮灰白色殲-8fr的優勢。”

李戰給117中隊建議的定位是“技術偵察兵”,老陸的作戰部隊裡有兩種偵察兵,一種是技術偵察,又稱技偵,另一種是武力偵察,又稱武偵。如果有人自我介紹說我是搞技偵的,那麼你就知道他肯定是技術型兵員,這些人基本上不會潛入敵後,相對來說危險性沒那麼高。

假若你遇上的是搞武偵的兵,那麼最好客氣點,這些搞武偵的脾氣都不怎麼好,關鍵還賊能打。這些人訓練的時候就是在玩命,自己都不拿自己的命當回事,搞偵察的時候永遠是啃最難啃的那塊骨頭,啃技術偵察啃不了的那些硬骨頭,就危險程度而言,沒有哪一回不是九死一生的。

117中隊的“技術偵察兵”卻又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雖然是專門搞技術偵察,但是卻常常需要深入敵後。所以自保能力就相當重要了,尤其是在沒有武器、沒有攻擊能力的情況下。

總結起來也很簡單,技術加戰機效能。灰白色殲-8fr有電子作戰能力,但是要做到有效的對敵機進行干擾是比較難的,畢竟不是專業的電子作戰飛機。

李戰隨即開始講具體的戰術動作,依靠豐富的經驗詳細地說了多種敵情環境之中應當採取的機動動作。這些具體內容讓117中隊的飛行員們頗有大開眼界之感——原來還可以這麼做!

海航部隊缺乏經驗的弱點就暴露了出來,許多戰術動作在空軍裡面是司空見慣的,但是在海航部隊裡除了那幾支尖子部隊,其餘部隊是依然處於學習趕超階段的。

一般可以這麼來看,整建制從空軍劃出來歸海航的部隊是比較有實力的,海軍自己組建的新海航部隊相對來說就要稚嫩一些。這也是飛鯊部隊裡一大半飛行員都是空軍飛行員的主要原因。海航部隊畢竟還是年輕了。

理論課結束後,金華把李戰三人請到作戰室研究改裝飛行計劃。117中隊的飛行員要先完成灰白色殲-8fr的改裝,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訓練工作,即使117中隊的飛行員都飛過殲-8d。

南航某師這個部隊的改裝飛行不太一樣,主要是駐紮地域的問題,出門就是海,既沒有地標也沒有導航臺,全部依靠地面塔臺的指令進行引導,所以改裝飛行計劃要進行反覆的推敲,確保萬無一失。

這方面金華他們有豐富經驗,李戰、朱煒和李梓辛只是針對殲-8fr這個飛機的特點提出了一些技術上的建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