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無雙系統

第四百六十九章 一個承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當年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登北固亭,感嘆千古興亡,痛恨南宋政權偏安一隅,不敢與金人決戰,一雪靖康之恥。因而思念起當年十七八歲就坐斷東南,獨當一面,勇拒曹操的吳帝孫權,不由得感嘆起孫權少年英雄,遠非南宋朝廷一般軟弱無能之輩可比。

其實“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語,並非是出自辛棄疾之口,而是魏武帝曹操當年濡須口與孫權一戰,見軍容整肅,不敢小覷,這才由衷感嘆孫堅之幸運,生子不似荊州劉表那般,有劉琮那般懦弱無能之人。

不過這句話直到了辛棄疾的詞中,才就此名揚天下,老少皆知。

前世韓彬從小到大,更是被這句話灌滿了耳朵。雖然韓彬認同江東孫氏,滿門英豪,但始終覺得其兄孫策勇武過人,銳意進取,有併吞天下,遠非孫權一文弱書生可比。

不過今日一見,韓彬不由得由衷感嘆曹操眼光毒辣,孫仲謀果然是少年英雄,出類拔萃,讓人不敢小覷。

別看孫權年方九歲,並且手無縛雞之力,但這份眼界,這份心胸,就是他那位勇猛無敵的兄長難以比擬的了。

現在韓彬真的有些懷疑,如果孫策沒有因為許貢之事早夭,就真的可以想後市無數網友所猜想的那樣,帶領東吳走的更遠嗎?

一旁孫策聽了孫權的話,目光之中突然多了幾分明悟,臉上的戒備也退卻了不少,扭過頭看向韓彬,臉上都期待之色,顯然是同意了孫權的說法。

韓彬收攝思緒,放下了酒杯,一臉誠懇的說道:“二位賢弟都這麼說了,那愚兄也就實話實說了。實不相瞞,眼下我兗州正遭到強敵圍攻,潁川曹操、徐州劉備、冀州袁紹、青州陳友諒四路出兵,致使兗州告急。愚兄身在洛陽,已經收到前線連環戰表。回援兗州,早已是迫在眉睫,愚兄所能做的,就是借朝廷大軍,東進兗州,與我兗州守軍裡應外合,一舉破局!”

聽到韓彬說出這些,孫氏兄弟的臉上頓時一片瞭然之色。

無論對於哪路諸侯來說,根據地永遠是最重要的。無論在外面發生了多麼大的變故,只要是根據地猶在,就可以東山再起,捲土重來,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在赤壁慘敗之後,依然可以割據一方,笑傲群雄。

可如果根據地丟失了,那就好比是無根浮萍,很容易就會被敵對力量所消滅。因此韓彬的說法,很輕鬆的就得到了孫氏兄弟的認同。

不過得知了真相的孫氏兄弟,神色非但沒有半分輕鬆,反而更多了幾分凝重。

因為就韓彬所面對的這些情況而言,孫氏兄弟發現,面前的這位趙王韓彬,似乎要比他們想象的更加註重此事。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這件事談不妥,那麼等待他們兄弟二人的或許就是無情的殺戮。畢竟孫策自問,自己是絕對無法容忍一個外人知曉自己這麼大的秘密的。

關乎自身的未來與命運,孫策有理由相信,這位態度和善的趙王可以為此做出任何事情。

對於孫氏兄弟而言,這就是一個死局。

如果可以和韓彬談妥,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一旦談不妥,那等待孫氏兄弟的,恐怕只有無情的屠刀。

饒是孫策自詡武藝超群,但面對成名已久的宇文成都,以及門外那位身材高大的壯漢,孫策還真的就沒有多少底氣,更別說暗處還不知道藏著多少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