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吳京先生的一封邀約信——共築華語動作片新脊樑!
吳京吾兄臺鑑:
見字如晤。
冒昧致信,實因《督公》專案亟待一位如兄般真功夫、真性情、真擔當的男兒扛鼎。
聞兄於港島影壇淬鍊四載,從刀光劍影到片場百工,事必躬親,早已是能演、能打、能導、能制的全才。
此等韌勁,恰是當下中國影壇最稀缺的脊樑!
兄在港島,為他人作嫁衣久矣!
燈光下扛器材的是你,鏡頭前搏命的也是你,然終究是“種別人家的地,荒自家的田”。
港片黃金時代餘暉雖在,但其江湖格局早定,兄縱有通天之能,亦難破那方寸天花板。
反觀內地,觀眾口味已變!
超女草根崛起,萬人空巷;《瘋狂的石頭》以小搏大,證明本土敘事正當時。
80後年輕人,不再只認港星招牌,他們渴望自己的英雄,自己的熱血,自己的文化根脈!
兄之硬朗風骨、家國氣魄,恰是這片土壤最渴求的種子。
《督公》為中等成本,僅有千萬預算,以兄之才,實為屈就,然卻為兄量身拓開一片天地。
男主“陸炳”,為嘉靖帝一奶兄弟,飛魚服錦衣衛,擎起明中變革的一把不折的繡春刀,血性與謀略並重,這角色,非兄不可!
副導演+副製片之位虛位以待!劇組排程、成本把控,兄在港圈摸爬滾打的經驗,正是我們急需的“片場定海針”。
動作指導非兄莫屬!摒棄《臥虎藏龍》的虛頭巴腦,超越港式套路化打鬥,再讓中國之功夫碾壓好萊塢動作設計!
吾誓將武功體系明確化、境界化、真實化,再以工業能力、理工科技術,重演傳統武術之魂,開創新派動作美學!
更重要的,《督公》只是起點!
此片實為韓三平為中國電影產業升級戰略的一次嘗試,吾不才,今日亦為廠長手中尖刀一把,如兄之角色一般,要為廠長蹚出一條古裝大片、大片戰略升級之路。
吾也願為一員闖將,願為中國電影之先登!
誠蒙廠長賞識,《督公》亦是億元鉅製《繡春刀之日月重生》的“鋒芒初試”。
若此戰告捷,吾將不負廠長重託,兄也當為《繡春刀》扛旗之人!
彼時千軍萬馬、王朝興衰、中華武魂,皆待你我兄弟執掌乾坤!
今日中國之影壇,古裝片困於虛浮奇觀,動作片溺於花拳繡腿。
觀眾要的是硬橋硬馬的真功夫,有情有義的真男兒,這正應你我之共識!
弟本應親自相邀,然新專案百廢待興,中影、北影廠亦有雜音,吾無法親至,書以此書,見字如面,以暢心思。
兄之加入,便是與我共執火把。
燒掉《臥虎藏龍》中皮西骨、港式拳腳的舊枷鎖,在大陸沃土上,種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動作片參天林!
附:誠邀面談
隨信附《督公》劇本綱要及“陸炳”角色小傳。若兄有意,請速來bj,吾當掃榻相迎,與兄當面詳敘大計!
此致
敬候佳音!
沈善登
2007年1月18日
於北京電影製片廠
吳京把馬有德請進屋,然後將信讀了幾遍,心緒複雜。
馬有德先是掃了一眼屋子,單身公寓,不過收拾的乾淨利索,看起來只是一個暫時的落腳點。
然後觀察吳京反應,沒有什麼激動的反應。
“吳兄弟,老闆讓我親自和你說,一個是他實在離不開,本來想的是《繡春刀》這個專案,但是壓力太大,然後轉為了《督公》,各種準備不足。”
“雖然得到了韓三爺的全力支援,但在中影、北影廠裡面有許多壓力。老闆現在必須快速把專案框架拉起來,否則會有很多方面想要伸手。”
聽到“韓三平”的支援,吳京神色一動。
“第二個,老闆讓我說清楚,你拒絕了,也不要有心理負擔。畢竟港圈這邊有更多功夫電影的機會,而我們大陸這邊,只是剛剛起步,窮的很,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之常情,不要礙於面子,不好意思拒絕。”
吳京眼中不由露出不屑和憤怒,這是把他當什麼人了?
狗還不嫌家貧呢!
要是在大陸有機會,他也不會背井離鄉。
馬有德繼續道:“我們這個專案,壓力也大。三大導都熄火了,可以說天塌下來了,現在《督公》這個專案,是大陸這邊的古裝大片甚至古裝動作的一縷火苗,壓力空前。這個必須和你說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