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唯一太陽

第22章 弱國無藝術!(5千2,4更,1萬1)

影廳空氣裡沉澱著學院放映廳獨有的、深入骨髓的電影味道。

前排,被媒體佔據。

長槍短炮的攝像機三腳架支稜著,像一片黑色的金屬叢林。

十幾家媒體記者佔據了中間偏後的位置,既有《中國電影報》、《大眾電影》這樣的行業權威,也有《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等都市媒體,甚至還有兩家新興的入口網站娛樂頻道記者。

他們或除錯裝置,或翻看剛拿到的新聞通稿。

上面印著專案簡介、主創名單、投資方“中影集團”赫然在列。

記者們交頭接耳。

“沈善登?就是前陣子寫文章罵古裝大片藥丸的那個北電研究生,這轉手就自己搞專案了?”

也有人酸了:“中影真投了,難道真像傳言那樣,韓三平挺看重這年輕人?”

“吳京?他不是在香港嗎?怎麼回來了?好像不是反派?”

“兩千萬的製作成本,現在古裝劇可不好做啊”

嘉賓區,人也基本到齊了。

居中坐著一位穿著深色夾克、氣質沉穩的中年男子,正是中影集團製片部的王副經理,一位重量級領導。

他是韓三平的得力干將之一,親自出席,代表了中影對這個“試點”專案的重視和支援。

他旁邊坐著北電副院長,另一邊坐著北電管理系的系主任,沈善登的導師俞劍紅。

除此之外,還有幾位校內的老師。

有的老師就是來看看,也有的老師心裡有氣。

黃老師最氣。

他人脈圈子比很多領導都厲害,熱心腸,想著幫毫無經驗的小沈,扶上馬送一程。

畢竟小沈拍電影沒有經驗,難免把握不住劇組。

而且也是同一個小區的,算半個鄰居,搭把手應有之意。

誰知道,電話打過去,沈善登都是好好好。

但是沒有下文。

過於滑頭了,做出了超乎所有人的選擇。

北電的人不用,北影廠也不用,拉來了混港圈的吳京。

這一前一後,哪怕沈善登後續再和他們合作,也不一樣了,因為沈善登先自己搭了班子,有了自己的班底。

除了中影領導、院方領導老師,還有電影的主創,編劇代表,以及業界代表,中影製片人。

這些人中,王副經理表情最為平靜,偶爾低聲交談幾句,目光掃過禮堂,帶著審視的意味。

嘉賓落座,沈善登登場了。

今天他並沒有穿的多麼正式,牛仔褲配上白色t恤,不像是專案發起人或者導演,像是技術宅。

左手邊跟著吳京,穿著黑色高領毛衣和皮夾克,顯得精悍利落。

與在香港片場跑龍套、做雜務時的狀態截然不同。

此刻他眼神明亮,腰桿挺直,透著一股被委以重任的幹勁兒和隱隱的興奮。

右手邊跟著周奇峰,這位師弟穿著一身稍顯寬大的深色西裝,頭髮梳成大人模樣,臉上努力撐起自信而沉穩的笑容。

沈善登雖然年輕,但重生者的閱歷讓他步履從容。

他先走到嘉賓席,先與王副經理等人一一握手致謝。

王副經理見沈善登小跑著過來,如同對待自家晚輩一樣,鼓勵了兩句。

嘉賓席不少人看在眼裡,神色各異。

倒是吳京,此時有些生澀地向嘉賓點頭致意,面對臺下眾多目光和閃爍的鏡頭,略顯緊張。

至於周奇峰就是跟著師兄,什麼話也不說,愣是鞠躬。

見到這一幕,俞劍紅多少有點恨鐵不成鋼。

學生群中發出友善的笑聲和鼓勵的掌聲。

沈善登等人坐定,北電一位年輕老師作為主持人簡短開場後,沈善登作為導演兼專案發起人,再次起身,走向舞臺中央的麥克風前。

雖然禮堂本身有些老舊,但在沈善登眼裡,此刻卻充滿了躁動的活力。

暖氣開得很足,讓他胸口似有一團火熱在升騰,驅散了所有的嚴寒,只留下堅定。

背景板旁邊架設了一臺略顯笨重的投影儀,幕布上暫時是北電的校園圖。

舞臺前方放著一張鋪著暗紅色絨布的長桌,幾個麥克風。

沈善登腳步走的不慢,但在他感覺中,每一步的細節都印在了腦海。

掠過《督公》的海報,沈善登腳步微頓,然後以更快的速度調整過來。

外人根本無法察覺到心緒的變化,只有更加堅定的步伐。

“蜜蜜,你男朋友好帥!”

袁杉杉眼睛有流光在閃動。

大蜜蜜:“.”

當著她的面,對她的男人犯花痴好嗎?

一旁的張曉斐也是驚歎:“好有鏡頭感啊!”

看向舞臺之上,大蜜蜜也不由甜滋滋。

這是誰的男人,如此優秀啊。

是她的呀!

場內坐了約十二成滿的人,主要是北電各系的學生。

有的人沉默不語,也有的人暗暗撇嘴,更多是自發一陣掌聲和口哨聲,善意的起鬨。

媒體區的閃光燈瞬間連成一片。

沈善登就一步步走上臺,他的長相併不是那種白麵小生型別,但獨有一股氣質。

在臺上站定,整個禮堂的空氣都在微微繃緊。

“謝謝,感謝中影集團,感謝王經理親臨,給了我如此大的信任和支援。”

“感謝,母校北電提供的平臺,也感謝母校對我的培養,希望學校後續也不要吝惜人才支援。”

沈善登一直在說謝謝,讓不少學生失望,還以為這位學長能夠來點不一樣的。

但嘉賓席很多人暗暗點頭,這種時刻就該四平八穩。

等沈善登小小開了玩笑,響起笑聲,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尤其是北電副院長,笑出了聲,不由鼓掌。

內心卻心思萬千,學院裡的那點事包括北影廠的事,他看在眼裡。

今天一見,才算瞭解沈善登確實不同尋常,就像沒事人一樣,像是什麼都沒發生。

喜怒不形於色,這個年紀有點可怕了。

至於北電的老師,有的笑的開懷,也有的笑的勉強。

特別是黃老師,他之前比較活躍。

他這個人有點裝,見不得人比他更裝。

別人聽著沈善登的話,是開玩笑,他聽著總感覺有點揶揄的味道。

沈善登不在意,此刻他才是焦點。

活躍了氛圍,沈善登明確專案定位:“《督公》是在中影領導關心愛護下立項的一部立足本土、迴歸故事、打磨品質的中等成本古裝動作片。”

只是一句話,王副經理對沈善登的評價再次抬高。

這個“中影領導”有太多說法,既可以指親臨現場的他,也可以是中影內部高層都知道對沈善登非常看好的韓三平。

但是沈善登沒有點名,如果這個專案成功了,那今天自然是說韓三平,如果沒成功,也就過去了。

沈善登只是不想樹大招風。

畢竟,真有背景,這反而要低調。

他要是知道有人把他想的心機滿滿,要委屈死了。

沈善登繼續道:“《督公》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嘗試以中國的核心服務國內觀眾,旨在探索在有限預算下,如何講好一個紮實、熱血、有歷史質感的中國故事。”

“我要隆重介紹吳京先生,他不僅擔綱男主角,更身兼副導演、副製片、動作指導三職!更是分文不取,傾家蕩產的支援這個專案,請讓我表達崇高的敬意!”

現場響起了驚呼聲。

然後掌聲雷動,學生就喜歡熱血故事。

沈善登繼續道:“吳京先生在香港積累了豐富的、全方位的片場經驗,他的真功夫和對動作美學的獨特理解,正是《督公》最需要的核心力量!他的迴歸,代表著一種新的可能!”

臺下的吳京激動又感動,起身鞠躬向眾人致意。

沈善登最後道:“《督公》不僅是一個電影專案,也是一次實驗,一個試點,同時也是北電青年電影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實踐平臺。”

“希望《督公》能像一塊試金石,為古裝電影,為功夫電影,摸索出一條符合當下市場、服務本土觀眾的新路。”

他稍稍提高音量:“《督公》只是開始,它承載著我們的勇氣和誠意,未來,我們還有更宏大的藍圖等待展開!”

沈善登暗示了一波《繡春刀》。

這番話,也引發臺下記者和學生猜測。

接下來是王副經理發言。

代表中影集團表達了對青年電影人才的支援。

強調“扶植新人”戰略。

“中影一直致力於為中國電影發掘和培養新生力量。沈善登同學作為北電管理系的高材生,展現了出色的專案策劃、資源整合和製片管理潛力。《督公》專案正是我們支援青年人才實踐、推動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嘗試。”

肯定了沈善登對電影產業的深入思考和《督公》專案的創新性與務實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